-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豫宁《穷人》教学设计
9、穷人韩愈小学应豫宁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而本文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实感。作者这种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 练习续写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出示:雨果头像)。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擅长写底层的劳动人民,他曾经写了一首叙事诗《可怜的人们》。(出示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头像)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根据雨果的一首诗叙事诗改编成我们今天交流的短篇小说《穷人》。2、板书课题。3、回顾上节课内容:《穷人》这篇文章写了几个穷人?《穷人》这篇小说讲了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品味贫穷。1、师:《穷人》这篇短篇小说,除了题目,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到。认真默读课文,他们的穷体现在什么地方?做出简单批注,开始。2、也许这“穷”字藏某个词语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个标点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组对话中,也许这“穷”字藏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也许这“穷”字藏在某一处细节里。细细阅读,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阅读,就是发现。3、根据提示和大家分享___________很穷,穷得_____________。4、环境恶劣难道跟穷没有关系吗?这样的天气随时都有吞没生命的危险,而渔夫此时此刻正驾着一叶小舟在这样的惊涛巨浪当中颠簸着,这不正写出了穷人的“穷”吗?带着这样的画面,带着这样的体会,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我读黄色字体部分,同学读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生深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今天的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也会感到心惊肉跳。同学们,“穷”字藏在环境描写中啊!5、桑娜一家穷困艰难,可是孩子已经抱回来了。桑娜的心情怎样?(忐忑不安)让我们试着用朗读来走近桑娜的内心世界。6、【课件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7、桑娜的内心挣扎着,也许还会有什么?有自责,也许会有担忧、害怕、纠结8、同学们,桑娜内心非常纠结。抱是抱过来了,可丈夫同意不同意呢?从文中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渔夫的态度?把它划出来。9、能给“熬”换个词吗?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 从渔夫说的“熬”字中,可以显现出他们的穷,如果富有的人家收养一个孩子是很简单的事,但是他们收养的却是要“熬”过去的。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煎熬。10、请同学们假设:如果桑娜(渔夫)不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_________会怎样?如果桑娜(渔夫)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_________会怎样?桑娜(渔夫)想:与其_________,不如____________。宁可____________,也要____________。11、同学们,我们总结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列夫.托尔斯泰改写雨果的叙事诗的时候,是通过对海上环境描写,通过对人物忐忑的心理描写以及一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描写进行的。通篇没有一个“穷”字,但是让我们感到“穷”无处不在,这就是大师经典作品的魅力!同学们,读到现在,你们觉得,这些穷人身上真的仅仅只有穷吗?穷人不穷!(改写板书:穷人不穷)12、【课件出示】: __________是最富有的人,因为____________。13、读完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说的话。 【课件出示】: 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海明威探讨问题。1、列夫·托尔斯泰不但改编了叙事的文体,他还把题目给改了。你们认为题目用“穷人”好还是用“可怜的人们”更好?2、小结: 穷人往往富于仁慈,虽然他们穷,但是他们不可怜,他们是真正高贵的人。四、总结同学们,让我们记住维克多·雨果写的长诗——《可怜的人们》,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改写的小说—《穷人》。内心贫穷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不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