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管理360度考评法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地应用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根据发展战略和使命要求,对教师的业绩,包括工
作行为和工作效果进行考察和评估,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科学合理
的绩效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帮助教师实现其个人目标,
同时还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全民素质教育,深化高校教育
改革。
目前高校绩效考核普遍采用把科研创新与教师的物质利益直接挂钩,仅仅作
为反馈教师过去的成绩以及对被评价者当今的薪酬、提升、岗位安排等提供依据。
而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不仅追求公正、合理的物质报酬,而且对工作自主
性、个人发展、工作成就等有其特殊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都是建立在组织
和他人对其工作绩效的认可与公正评价的基础上的,因此,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法
已不能满足高校教师内在的对公平合理绩效考核的强烈诉求。
360 度绩效考评法是由被考评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客户以及被考评者本
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全方位考评,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
改变被考评者工作行为,提高工作绩效等目的。作为一种新的业绩改进方法,360
度反馈评价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等学校与企业虽然在宗旨、目标、组织结构、活动形式与内容上都存在着
巨大差异,但对于效率的追求、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
学习都是共同的,因此企业界已经发展出的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可以运用
在高等学校管理方面,照样可以发挥“他山之石”之功效。
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把360 度绩效考评运用于高校教师的绩效考评
中。本文探讨了360 度绩效考评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了360 度绩效考评在高校
教师绩效管理中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360 度考评 高校教师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I
360 度考评法在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Abstract
It’s an important task for universities’ HR department to evaluate teachers’
performance including working process and the result in light of university’s miss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an not only
arouse teachers’ enthusiasm, help teachers achieve their personal goals, but also help
create a high-quality teaching force and further promote universities’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performance appraisal now commonly connects the teacher’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with the material interests of teachers directly, is regarded just as
feedback of teacher’s past achievements and provides the evidence for present pay,
promotion and job arrangements of the evaluated.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as
knowledge workers, they not only pursue just and rational material r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管理1980年以来我国古代档案史研究的回顾和前瞻.pdf
- 公共管理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其有效性分析.pdf
- 公共管理1990年—2008年中哈行政机构改革比较探究.pdf
- 公共管理1988-2008年郑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和其驱动力分析.pdf
- 公共管理1980年以来我国档案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探析.pdf
- 公共管理1999——2004年我国临床心理学研究地文献计量研究.pdf
- 公共管理2000-2009年昆明市耕地非农化动态变化和驱动因素研究.pdf
- 公共管理2001-205年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卫技人员总量预测.pdf
- 公共管理19世纪走向强盛地德国高等教育研究.pdf
- 公共管理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耕地时空格局变化和相关关系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