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态的分析答辩
* * * * * 机械结构振动模态分析综合实验 机械结构振动模态分析综合实验 温斌荣 龙学雄 武宇翔 张茹鑫 曹月 2013年12月14日 机自11 一、模态分析简介 二、实验任务 三、方案设计 四、实验过程 五、结果分析与实验总结 机械结构振动模态分析综合实验 模态分析方法是把复杂的实际结构简化成模态模型,来进行系统的参数识别(系统识别),通过实验测的实际响应来寻示相应的模型或调整预想的模型参数,使其成为实际结构的最佳描述。 主要应用: 用于振动测量和结构动力学分析; 用来进行响应计算和载荷识别。 一、模态分析 一、模态分析 1、学习模态分析原理; 2、学会模态测试方法; 3、学习变时基的原理和应用; 4、对简支梁、悬臂梁、圆盘进行模态分析 。 二、实验任务 二、实验任务 振动测试实验台的组成及连接示意图 1、系统搭建 1、测试台架 三、方案设计 4 1 3 2 5 2、信号采集、分析系统 3、压电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4、脉冲锤及力传感器 5、计算机系统 激励方法: 分析方法: 简支梁 MISO,采样频率12kHz 悬臂梁 SIMO,采样频率 12kHz 圆盘 SIMO,采样频率2.56kHz 传感器:压电式加速 度传感器 连接方法:利用磁座与被测结构连结 锤击法 简支梁模态分析仪器连接示意图 2、测量方案 三、方案设计 3、传感器选择 4、信号采集系统 INV1601B型实验仪 1、确定测点 2、生成结构 3、采集数据 4、传函分析 5、模态定阶 四、实验过程 6、模态拟合 7、阵型编辑 8、导出结果 简支梁 多点敲击单点拾取,6为拾取点 悬臂梁 单点敲击多点拾取,1为敲击点 圆盘 多点敲击单点拾取 1.确定测点 四、实验过程 简支梁 悬臂梁 圆盘 2.生成结构 四、实验过程 3.数据采集 对输入信号 添加力窗 对响应添 加指数窗 单个测点出发采样 三次 采用变时基 变时基倍数:4 四、实验过程 4.传函分析 4.1简支梁 四、实验过程 分析频率,1000Hz 4.传函分析 四、实验过程 4.2悬臂梁 分析频率,1000Hz 4.传函分析 四、实验过程 4.3圆盘 分析频率,1000Hz 5.模态定阶 5.1简支梁 定阶曲线: 集总平均 收集方法: 手动 四、实验过程 5.模态定阶 四、实验过程 5.2悬臂梁 定阶曲线: 集总平均 收集方法: 手动 6、模态拟合 6.1简支梁 拟合方法:复模态单自由度拟合 四、实验过程 四、实验过程 6、模态拟合 6.2悬臂梁 拟合方法:复模态单自由度拟合 四、实验过程 6、模态拟合 6.2圆盘 拟合方法:复模态单自由度拟合 7、阵型编辑 方法:质量归一 8、导出结果 四、实验过程 1、简支梁实验结果 简支梁相关参数 阶数 频率(Hz) 阻尼(%) 模态质量M 模态刚度 K 模态阻尼 C 1 43.459 5.139 1.000e000 7.456e004 1.403e001 2 163.904 0.703 1.000e000 1.061e006 7.235e000 3 370.769 0.845 1.000e000 5.477e006 1.969e001 4 639.957 0.286 1.000e000 1.167e007 1.148e001 5 996.043 0.220 1.000e000 3.917e007 1.379e001 五、结果分析与实验总结 简支梁实验结果 一阶 二阶 三阶 四阶 五、结果分析与实验总结 悬臂梁实验数据 圆盘实验数据 2、悬臂梁、圆盘实验结果 五、结果分析与实验总结 阶数 模态频率(Hz) 模态阻尼(%) 模态质量M 模态刚度K 阻尼比C 1 45.785, 2.218 1.0000e+000 8.2757e+004 6.3819e+000 2 127.907, 0.582 1.0000e+000 6.4587e+005 4.6753e+000 3 138.584, 1.244 1.0000e+000 7.5820e+005 1.0828e+001 4 147.754, 0.371 1.0000e+000 8.6187e+005 3.4412e+000 阶数 模态频率(Hz) 模态阻尼(%) 模态质量M 模态刚度K 阻尼比C 1 20.406, 0.601 1.0000e+000 1.6438e+004 7.7064e-001 2 105.742, 0.426 1.0000e+000 4.4142e+005 2.8297e+000 3 274.167, 0.465 1.0000e+000 2.9675e+006 8.0087e+000 4 5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