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菊花栽培术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 案头菊 而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菊花专项大赛中,开封参赛菊花更是一鸣惊人,夺得大奖总数第一、金奖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3项桂冠,“开封菊花甲天下”成为不争的事实。 防治方法:在最后一次菊花采摘后,即割去地上部植株,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选健壮无病的菊种苗,培育壮苗;适施N肥,雨后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危害;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交替喷施1∶1∶120波尔多液和50%托布津1 000倍液。选晴天,在露水干后喷药。每隔7~10 d喷1次,续喷3次以上。 防治方法:在产卵孔下3~5 cm处剪除被产卵的枝梢,集中销毁;成虫发生期于晴天上午在植株和地面喷5%西维因粉,5 d喷1次,喷2次,清除杂草,并在7月间释放肿腿蜂进行生物防治。5—7月,早晨露水未干前在植株上捕杀成虫。 3.菊小长管蚜 9—10月间集中于菊嫩梢、花蕾和叶背为害,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花朵减少或变小。菊蚜一年发生20多代。 防治方法:清除杂草,忌与菊科植物连作和间套作;发生期喷40%乐果2 000倍液,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4、菊蚜 于4—5月或9—10月,成虫密集于菊花叶背、花蕾和嫩枝稍,吸取汁液,使叶片变黄皱缩,花朵减少或变小。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清除杂草;发生初期喷40%乐果乳油1500倍液防治。 (二) 选地和整地 菊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排水良好的农田均可栽培。但以地势高爽、排水畅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砂壤土种植为好。 在茬口选择上,以种植水稻3年以上的绿肥翻耕地、休闲地作上茬最为适宜。如需套作则以油菜、大麦及蚕豆为前茬为宜。选地如是冬闲地,则冬前应进行耕翻,耕深在20 cm以上,保证立垡过冬。 移栽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2 000~3 000 kg,过磷酸钙50 kg作基肥,耕翻20 cm深、耙平,作平畦。 (三) 繁殖方法 主要用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少数地区还沿用压条繁殖或嫁接繁殖。分根繁殖虽然前期容易成活,但因根系后期不太发达,易早衰,进入花期时,叶片大半已枯萎,对开花有一定影响,花少而小,还易引起品种退化;而扦插繁殖虽较费工,但扦插苗移栽后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故目前生产上常用。 1. 分根繁殖 在4月20 日到5月上旬,待越冬种株发出新苗15~25 cm高时,可进行分株移栽。分株时,一般选择阴天,将菊全棵挖出,轻轻震落泥土,然后顺菊苗分开,选择粗壮和须根多的种苗,并将过长的根和老根以及苗的顶端切掉,每株苗应带有白根,根保留6~7cm长,地上部保留15 cm长。按穴距40cm、行距30cm开6~10cm深的穴,每穴栽1株。栽后覆土压实,并及时浇水。每亩栽5500株左右。 2.扦插育苗 4月下旬至6月上旬均可扦插育苗 (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向阳地,与大田整地方法相同。 (2)扦插方法:选择无病斑、无虫口、无破伤、无冻害、壮实、直径在0.3~0.4cm粗的春发嫩茎(萌蘖枝)作为种茎。将所选种茎切上部10~15cm长,去除下部1/2的叶片,同时保证上部留有4~6片叶子的的嫩茎作为扦插枝,随切随插,上端截平,下端剪成斜面,快速在1000-1500mg/kg吲哚乙酸溶液中蘸一下,稍晾干,将种茎按5cm×20cm的株行距斜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顶端露出地面3cm左右,插后立即浇足水分,约20天即可发根。 (4)移栽:一般苗龄控制在40~50 d后,苗高20--25 cm时即可移栽。移栽应选阴天或晴 天的傍晚进行,起苗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栽,按株行距40×40cm挖穴,穴深6—8cm,每穴一株,苗摆正,覆土压紧,浇透水,每亩5500株左右。 (四)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菊是浅根性植物,移栽后经7~10 d的缓苗期,即可进入正常生长。此时应及时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只宜浅松表土3~5 cm,使表土干松,底下稍湿润,促使根向下扎,并控制水肥,使地上部生长缓慢,俗称“蹲苗”,利于菊苗生长。 一般中耕2~3次,第一次在移植后10 d左右;第二次在7月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旬。此外,每次大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可适当进行一次浅中耕。 2、合理追肥 菊根系较为发达,入土较深且细根多,需肥量大,为喜肥作物。从菊的养分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看,菊对钾的需求量相对较高的。而在湖北麻城福田河白菊种植基地发现不施氮肥或不施磷肥显著降低白菊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因此应注重平衡施肥,前期氮肥不宜过多,以防徒长,后期容易染病而减产。肥料应集中在中期用,促使发根,增加花枝。合理增施P肥可使菊早现蕾,早开花,结蕾多。 具体操作时应实行N、P、K肥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