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期防雷研究结晶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HVRI WWHHVVRRII 可控放电避雷针 一、概述 可控放电避雷针是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经长期防雷研究和大量的 高压试验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针以变化缓慢的小电流上行雷闪放电形式释放雷云电荷,避免 强烈的下行雷闪放电危害为设计基础。通过数千次高压放电试验证实 它引发的是上行雷,具有保护可靠性能高、范围大,且不受保护物高 度影响等特点。经专家评议认为:原理正确,设计思想新颖,保护性 能好,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在选用和安装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 二、富兰克林避雷针的局限性 自 1749 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称传统避雷针)以来已有 250 多年的历史,截止目前最常用的避雷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避雷针 (避雷线)。它的原理是:利用自身高度使雷云下的电场发生畸变将雷 击放电引到避雷针上。这种方式尽管简单,但存在许多缺陷。 ●保护范围不肯定,有绕击发生 大量的研究及实践证明,一根垂直避雷针无法获得一个肯定的安 全保护区。例如,1964 年 7 月沈阳某微波站遭到雷击,雷击点在距避 雷针顶部下面 4m 的地方;莫斯科 537m 高的电视塔,雷曾绕击塔下 200m 的塔身,甚至打到离塔水平距离 150m 的地面上。事实上,对于避雷 针的保护范围并未得到科学界的公认,现行规程中的保护范围可 1 WHVRI WWHHVVRRII 以是用来决定避雷针高度与数目的工程方法,雷绕开避雷针而直接击 在被保护物上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大量运行经验表明,避雷针的绕 击率大约在 1%左右,可见使用避雷针时被保护物遭受雷击的危险性还 是很大的。 ●有反击发生 避雷针把雷引到自身的顶部后,其强大的雷电流在入地时,如果 接地电阻或引下线的阻抗过高或是避雷针对保护物之间的距离小于安 全距离时,会形成高电压,造成避雷针及引下线对保护物的反击。我 国过电压规程规定,避雷针对被保护物的空间距离 S ≥5m,避雷针对K 保护物的接地装置间的地中距离 S ≥3m。实际上绝大多数现场应用是a 难以做到这点的。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对避雷针及引 下线的距离过近易发生绝缘击穿而损坏;另一方面,有些装置避雷针 的接地网腐蚀严重,其电阻高达几十欧(规程要求≤10Ω),这也会造 成反击。 ● 传统避雷针会引起感应过电压 在强大的雷电流(数十千安~上百千安)以极快的速度(微秒级) 沿避雷针及引下线进入地中的过程中,会在被保护物上形成感应过电 压而造成事故。 当避雷针附近有一开口的金属环(如房屋的钢筋没焊好或其它原 因造成开口),在开口处会产生电磁感应过电压,使开口处产生火花放 电,造成易燃品起火,特别是油库、液化气库、火药库等起火爆炸。 此外,还会产生静电感应过电压。 感应过电压造成的事故是很多的,如南方某炼油厂 1000m 的半地3 下式油罐,上面覆盖有 0.5m 厚的土层、设有独立避雷针保护。1975 2 WHVRI WWHHVVRRII 年 5 月的一次雷击,造成整个油罐起火爆炸,1989 年 8 月山东黄岛油 库的起火据分析也是由感应雷造成的。对架空输电线路,当 50m 以外落 雷时,感应过电压一般可达 250~500kV,甚至更高,这也会造成部分 输电线路跳闸。 ●有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 当雷击避雷针时,如果有人站在附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