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自杀们能做什么
预防自杀 —我们能做什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王志英 主要内容 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自杀的流行学 自杀的原因 自杀导致的后果 如何预防 自杀问题的严重性 据WHO(1999)的估计 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约有1000~2000万人自杀未遂,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号召全体会员国积极行动起来,降低自杀率,特别是针对青年人和老年人。 自杀的严重性:我国一个亟待解决 的 公共卫生问题-1 每2分钟有1人自杀死亡 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死亡 自杀是我国全人群第五位、15~34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自杀的严重性:一个亟待解决的 公共卫生问题-2 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特别是农村年轻女性自杀率高 58%的自杀死亡者服用农药自杀,其中62%死前曾接受过抢救但抢救失败 仅仅10%左右的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死亡者曾接受过精神或心理治疗 自杀的严重性:一个亟待解决的 公共卫生问题-3 30%以上的自杀死亡者和60%以上的自杀未遂者没有精神障碍 每年13.5万未成年人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 1500余万自杀死亡者的亲友从未因长期存在的悲伤反应接受过心理帮助 中国公众对自杀的态度如何-1 通过对中国北方5个自杀率较高的县(河北的沧县、丰宁县、武安县、正定县和 山东的郓城县)和自杀率较低的城市北京市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普通群众、医务人员、基层干部、自杀未遂人员。 调查内容包括:我国自杀现状、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目的、冲动自杀、自杀的可理解性、自杀死后灵魂会受到什么影响、自杀的影响、是否愿意与有自杀行为的人交往、预防自杀、有人正在自杀怎么办等。 中国公众对自杀的态度如何-2 结论 人们对 自杀持宽容、理解、同情的态度 尽管有些了解,但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知识 中国的文化背景对自杀无抑制,相反一些语言有助于发生 需要对群众进行的健康教育是:心理因素在自杀中的作用、如何识别有自杀倾向的人、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如何帮助有自杀意念的人 自杀的定义 自杀分为成功自杀、自杀未遂、自杀意念 成功自杀(自杀):自我施加、自己造成的死亡。是自愿并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动。 自杀未遂:是指决心自杀但未成功。有自杀行为,但未导致死亡者。 自杀意念:有自杀想法而且愿意去死,但未付诸行动。 自杀的流行学-1:自杀率-1 自杀率(自杀死亡率):指每一年期间每10万人中自杀死亡的人数。 WHO每年定期公布一些国家的自杀率,以及自杀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年龄分8个档次:5~14、15~24、25~34、35~44、45~54、55~64、65~74、75岁以上。 自杀流行学-2:自杀率-2 据WHO2000年的统计: 高自杀率的国家 东欧的自杀率最高:白俄罗斯41.5/10万、爱沙尼亚37.9/10万、 立陶宛51.6/10万、俄联邦43.1/10万。 亚洲:斯里兰卡37/10万 自杀流行学-3:自杀率-3 低自杀率的国家 拉丁美洲:哥伦比亚4.5/10万 、巴拉圭4.2/10万 亚洲:菲律宾2.1/10万、泰国5.6/10万 自杀流行学-4:自杀率-4 欧洲其他国家、北美、亚洲的部分国家以及太平洋地区国家的自杀率在两点之间 如澳大利亚17.9/10万、比利时24.0/10万、加拿大15.0/10万 、芬兰28.4/10万、法国20.0/10万、德国14.3/10万、日本19.5/10万、瑞士22.5/10万、美国13.9/10万、英国7.9/10万。 自杀流行学-5:自杀率-5 中国的自杀率: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 1987年—17.56/10万 1988年—17.18/10万 1989年—17.07/10万 1990年—18.6/10万 1995~1999年总自杀率23/10万 2003年—28.5/10万 自杀流行学-6:自杀与性别的关系 多数国家:男女性别比为2:1~3:1 但自杀未遂者男女比例为 1:3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菲律宾、斯里兰卡 等 女性高于男性。 中国:女性比男性高25%; 农村女性比男性高66%; 男女性别比为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