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耐铀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耐铀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耐铀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第 26 卷第 1 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 年 1 月 Volume 26 Number 1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January 2016 文章编号:1004-0609(2016)-01-0233-09 耐铀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1, 2 2 2 2 2 2 2, 3 曾涛涛 ,鲁慧珍 ,刘迎九 ,刘金香 ,荣丽杉 ,马华龙 ,谢水波 (1. 南华大学 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衡阳 421001 ; 2. 南华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衡阳 421001 ; 3. 南华大学 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衡阳 421001) 摘 要:以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测试其对不同浓度 U(Ⅵ)(2.4~12 mg/L) 的去除效果,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ESEM)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方法解析铀胁迫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初始 U(Ⅵ)浓度为 9.6mg/L、 pH 为 6、投加湿污泥2g(污泥的可挥发性悬浮在体浓度为 0.1g)条件下,U(Ⅵ) 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5.1% ;颗粒污 泥中微生物以直径约 1 μm 的球形细菌为主,能谱分析(EDS)也证明细胞表面铀的存在。高通量测序得到 15939 条 有效序列,可划分操作分类单元 939 个。样品文库覆盖率为 0.967,Shannon 指数、ACE 指数和 Chao1 指数分别 为 4.099 、3140.55 与 2122.53 ,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微生物多样性与丰富度。菌属分类显示:颗粒污泥中包含许 多典型的铀还原固定菌属,如Acinetobacter 、Clostridium、Pseudomonas 、Sulfurovum 、Sulfurospirillum 及 Trichococcus, 这是颗粒污泥具有高效除铀效果与耐铀性能的原因。 关键词:耐铀性能;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铀矿冶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含铀废水, 等[6]研究了不同电子供体对颗粒污泥除铀的影响,并 其中铀浓度一般为 1~5 mg/L,有些地方甚至更高,达 探讨除铀机理,结果表明:颗粒污泥主要通过还原、 到 10 mg/L,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自然界中,铀 沉淀作用去除废水中的 U(Ⅵ) ,在无外加电子供体情 主要以难溶态四价铀(U(Ⅳ))和溶解态六价铀(U(Ⅵ)) 况下,也具有很好的除铀效果。本文作者前期研究中 两种形态存在,溶解态 U(Ⅵ)极易随水流迁移,引起 发现,以粉末厌氧颗粒污泥为吸附剂,在 pH=6.0 、温 铀污染扩散[1] 。因此,水体除铀通常指去除溶液中的 度 30 ℃时,对初始浓度为 10 mg/L 的U(Ⅵ)去除率达 六价铀及其化合物,避免其通过重金属化学毒性和放 到 93.72%[7] [8] 。研究发现 ,利用 SRB 颗粒污泥处理含 [2] 射性辐射两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 U(Ⅳ)废水,铀在颗粒污泥上主要以稳定 U(Ⅵ)形式 与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进行含 沉积。 铀废水处理,具有低耗、价廉、环保的优点[3] 。在实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