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种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pdf

两种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第 3 6 卷第 6 期 福 建 水 产 Vol. 36 No. 6 2 0 1 4 年 1 2 月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Dec.2014 文章编号 :1006 - 5601 (2014)06 - 0459 - 06 D O I :10. 14012/j. cnki. fjsc. 2014. 06. 007 两种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稚螺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郑雅友,苏新红,曾志南* ,刘 波 ,李正良,李雷斌 质畐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13) 摘要:本文报道了有底沙与无底沙培育方法对泥东风螺(Babylonia L u to s a 稚螺生长与存活 影响的实验結果。以牡蛎为饵料,实验设计 3 x 1042 、5 x 1 0 4和 7 x 1 0 4 in d /m 2 三个密度梯 度,采用有底沙与无底沙两种方法培育刚变态的泥东风螺稚螺。经 35 d 培育,有底沙组稚 螺壳高、体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都高于无底沙组,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 (P 0 . 0 5 )。 而两种培育方法不同的密度培育結果,密度7 X 104 ind /m 2 与 3 X 104 in d /m 2 和 5 X 104 ind /m 2 实验组稚螺壳高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尸0. 05 ),而 3 X 104 ind /m 2 与 5 X 104 ind /m 2 实验组 壳高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 0 . 0 5 ) 。随着稚螺的生长其潜沙行为越明显,说明有沙培育 更符合其具有的潜埋栖息习性,有利其生长和存活。 关键词:泥东风螺稚螺;培育方法;长与存活率 中图分类号:S963 文献标识码:A 泥 东 风 螺 [ Babylonia Lutosa ( Lamarck ) ] 关文献,分析两种方法优缺点,为泥东风螺苗种 俗称黄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 ) 腹足 規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纲 ( Gastropoda ) 狭 舌 目 ( Stenogiossa ) 蛾螺科 1 材料与方法 ( Buccinidae ) 。在我国的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 主要栖息于潮下带泥质海区,营底栖生活。泥东 1. 1 材料 风螺是腹足纲中重要经济种类之一,近年来我国 实验螺取自同一口培育池刚变态的稚螺,平 南方沿海已开展了人工育苗、养殖和增值放流研 均个体重0.33 mg ,平均壳高(1 .64 ± 0 .15 ) mm 。 究工作,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在泥东风螺 实验容器为0.20 m2 底面积的泡沫箱,泡沫箱的 人工育苗中由浮游状态的面盘幼虫变态成稚螺 箱ロ粘ー圈宽80 m m 海绵,防止稚螺爬出,饵料 后 ,食性由食植性变成肉食性,习性也由浮游转 为牡蛎,日投饵量约为稚螺总体重的10% - 2 0 % , 为底栖生活;有关泥关东风螺稚螺培育方法已有 根据各实验组的残饵情况酌情增减投饵量。 1 . 2 方法 ー些报道,罗杰等[ 一5]相继报道了采用池底铺沙 将实验泡沫箱置于小水泥池内水浴,以减少 的培育方式;吴进锋等[ i ]相继报道了稚螺无 实验水温波动;小水泥池上方挂遮阳布,避免阳 沙培育方法。本实验在小水体中比较了有底沙与 光直射,降低底栖硅 藻 生 长 速 度 。实验水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