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概念 一、概念 清水混凝土:无表面装饰的混凝土;国内已在桥梁结构、道路设施、大坝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室、车库等工程中应用;我局施工的工程项目中有:电厂类:设备基础、锅炉框架、水塔、烟囱等,变电站类:防火墙等。这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一次成型,无须抹灰装饰,因施工工期短而降低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公路桥梁、铁路、水利、港口码头、市政等。 (见插图)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插图: 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概念篇 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0-92中尚无清水混凝土的规定,行业标准也暂未提及,按清水混凝土的含义理解为: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没有蜂窝、麻面、露筋、平渣、粉化、锈斑、明显气泡;在结构的部位无缺棱掉角,梁、柱的接头平滑方正,接缝无明显痕迹;同时,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也要比国标要求的严。如表一: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表一: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 三、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什么不叫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法或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呢。因为混凝土配合比是一个牵涉到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强度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是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不遗留隐患;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四是对初步的设计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是在满足上述的同时降低成本。 我们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者,在配合比设计之前,要做好下列准备工作:一要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二要了角当地施工单位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三要了解当地所能采购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根据这些资料,才能选择配合比设计的适当的参数进行工作。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流程图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 3。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式中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 σ的选择: A)C20以下选σ=4.0,C20~C35选σ=5.0,C35以上选σ=6.0。 B)施工单位相同(类似)工程的统计值。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 3)选料 原则:1)保证砼的强度;2)符合工程性能和长期气象、水文条件的要求;3)就地取材。 4)配料 ?水灰比:W/C=Afce/(fcu,0+A×B×fce) 碎石A=0.46,B=0.07;卵石A=0.48,B=0.33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a)用水量一般经验值(P19表1-6);b)水泥用量:mcO=MwO/(W/C) ?砂率:W/C大,砂率大;骨料粒径大,砂率小。有一般参考值。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 ?碎(卵)石用量: mc0+mg0+ms0+mw0=mcp 一般地:mcp值:C10下取2360Kg,C15~C35取2400Kg,C40上取2450Kg。 ?外加剂和掺合料 根据产品性质、工程要求、规范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确定。 5)试配:调整及确定 A、试配:I、工艺、设备与生产相同;II、粗细骨料应处于干燥状态;III试配量控制。 次序:稠度,强度,质量。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配合比设计 B、调整:稠度,强度,表观密度。 6)几个概念 ?基准配合比;?设计配合比。 7)降低成本措施 ?使用高标号水泥 ?采用较粗粒径的石子 ?掺外加剂和掺合料 ?水泥富余强度的利用 ?改善工艺、提高砼施工水平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混凝土运输、拌和要求 四、砼运输、拌和要求 1。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混凝土运输、拌和要求 2。混凝土搅的最短时间可按下表采用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混凝土运输、拌和要求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min) 清水混凝土的技术介绍 ——模板要求介绍 五、模板的要求——模板工艺方面问题 1。模板选材上应注意的问题 选用模板除满足强度、刚度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