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讲武-云南陆军讲武堂
百年讲武——云南陆军讲武堂
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朱德、叶剑英早年均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所远在中国西南的陆军学校,后来位列中国近现代三大军校之一。
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昆明创立,教官大多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且多为同盟会秘密会员。1911年爆发的云南重九起义,以及随后的护国战争中,都可以看到云南讲武堂师生的奋勇作为。
十大元帅排序第一位是朱德,时年69岁,也是十大元帅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排在最后一位的叶剑英元帅,时年58岁。在将星如云的解放军将领中,作为参谋人员,能够脱颖而出已是异数。这两位个性与外貌如此不同的元帅却在履历上有着共同之处:他们都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是第3期步兵科学生,而叶剑英是第12期炮兵科学生。他们精彩的军事生涯是从云南陆军讲武堂开始起步的,他们的军事技能和内在气质也是在这个军校养成的。云南讲武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了两位元帅。
近代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后,在辛亥起义、护国运动、抗日战争、云南解放等国家命运攸关的时刻,云南却一再扮演着一个活跃而特殊的角色。云南大学副校长林超民介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对云南的文化也有很深的影响,这一点很多人认识不足,这一点也是云南讲武堂得以诞生、发展,和在中国现代史产生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百年历史,中国人是在频仍的战乱中度过的,内忧与外患连绵不绝。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滇军”的云南军队曾是有口皆碑的一支劲旅,它的士兵多半是纯朴的云南子弟,而它的军官多半来自神秘又著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所军校的大门陆续走出了90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国民革命军的一级上将、韩国首任总理与国防部长、越南临时政府副主席、朝鲜人民军大将与委员长,还有300多位将军、数以千计的校官和尉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所军校闻名于世:保定军官学校、云南讲武堂和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是唯一的省办军校,一个地方性的军校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显赫的业绩呢?
一个国家的衰败是从军事力量的萎靡开始的,而一个国家的复兴也是从它的军事变革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洋务运动以后,中国的军事变革缓慢地开始,云南讲武堂正是在这个进程中应运而生。
1899年,一位叫奥古斯特·弗朗索瓦的法国人,带着刚刚发明不久的照相机抵达昆明,担任法国驻云南总领事,他的中国名字叫方苏雅。在1899到1904年的5年时间里,方苏雅用照相机完整记录了中国西南边陲的社会风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曾经引发了1900年“昆明教案”的法国人,也留意到了大清政府建立新式军队的努力。
甲午战争以后,战败的清政府最重视扩编新军。1895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武备学堂,编练新军,随即全国推行。云南因与法、英所属殖民地接壤,为巩固边防,也着手建立新军。1899年设立云南陆军武备学堂,校址即设在翠湖畔。武备学堂以洋枪洋炮操练,既轮训在职军官,也招收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年,毕业后任中下级军官,这个学校其实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前身。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在这场世界瞩目的战争中,后起之秀日本居然打败了庞然大物沙皇俄国。这个残酷的现实刺激了国人的思考:为什么一水之隔的小国日本能够不断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虽然远在西南,云南人一样受到这场战争的刺激,屈辱之外还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从此,涌向日本求学的中国人骤然增加。
1904年,云南派遣的留日学生多达129人,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6岁。他们选择的专业主要是军事、师范和实业,其中选择学军事的多达40人。李根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那年已经25岁,后来成为云南陆军讲武堂最受尊敬的创建人。云南最西端的高黎贡山脉,主峰海拔3374米。山下的腾冲县是通往缅甸的要冲,对面就是盛产翡翠的密支那。如今,腾冲城里保留着李根源的故居。李根源19岁考中秀才。1901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考试,改办近代学校教育。1903年,李根源第一次走出高黎贡山,考入云南高等学堂。
当云南开始留日学生的选拔时,勤奋好学的李根源以第10名的好成绩入围。当时滇越铁路尚未通车,从昆明出洋必须步行穿越黔、湘两省,到长沙后改乘轮船,经武汉、南京抵达上海,再换海船去日本。在越洋的轮船上,李根源与顾品珍、唐继尧等云南学生同行。他们已经意识到:“知改革事业非由军队入手,则清政府莫由推翻,政治改良的目的终莫由达”。同船还有日后在山西成为一方诸侯的阎锡山。这些年轻的乘客,后来都成为闻名云南乃至中国的军人。
1904年11月,30多名云南学生进入东京振武学校。这所学校是日本参谋本部为中国学生开设的,专门从事陆军士官学校预科教育。李根源是官费生,每年可得到清政府发给的400日元,由使馆按月发放。按当时的生活水准,这笔钱可养活三、四口人的家庭。云南学生中,最年幼的是会泽秀才唐继尧。时年21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