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武汉2009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市2009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考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物理部分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09.4.17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的物体A,B是固定光滑的圆柱体。当A静止时,B受到绳的压力是(B) A、5N B、10N C、N D、N 15、一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对质点施加力F,力F随时间t按如图所示正弦规律变化,力F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在0~4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s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 B、第2s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C、第4s末,质点距离出发点最远 D、第4s末,质点的动能最大 、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ABC的一个侧面BC紧贴在平面镜上,∠BAC=β。从点光源S发出的细光束SO射到棱镜的另一侧面AC上,适当调整SO的方向,当SO与AC成α角时,从AC面射出恰好与SO重合,则此棱镜的折射率为() A、 B、 C、 D、 、若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E1=0,则其它各激发态的能量依次为E2=10.2eV、E3=12.09eV、E4=12.75eVE5=13.06eV、。在气体放电管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受到能量为12.8eV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在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A) A.总共能辐射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B.总共能辐射出十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跃迁到n=能级时放出的 D.辐射出波长最长的光子是从n=跃迁到n=能级时放出的 、实验室内,某同学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待活塞静止后,再用一小滴管贴近活塞将的水缓慢滴注在活塞上方,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室内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单位时间内,缸内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缸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 C、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向外界释放的热量 D、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等于缸内气体增加的内能 19、于坐标原点的波源S产生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40m/s已知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13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t=0.45s时,x=9m处的质点的位移为零 C、t=0.45s时,波刚好传播到x=18m处 D、t=0.45s时,波刚好传播到x=31m处 20、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1=1000匝,副线圈匝数为n2=200匝,将原线圈接在u=200sin120πt(V)的交流电压上,电阻R=100Ω,电流表为理想电表下列推断正确的是(D) A、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Wb/s C、的示数为0.4A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6W 2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光滑金属导轨AOC,其中曲线导轨OA 满足方程,的直导轨OC与x 轴重合,整个导轨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有一长为L的金属棒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金属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除金属棒的电阻外其余电阻均不计,棒与两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则在金属棒运动的过程中,它与导轨组成的闭合回路(C) A、电流逐渐增大 B、电流逐渐减小 C、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增大 D、消耗的电功率逐渐减小 第Ⅱ卷(本卷共10题,共174分) 22、(19分)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当挂在弹簧下端的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对应的弹簧长度L(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列表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i Fi(N) Li(cm) 1 0.49 60.20 2 0.98 61.60 3 1.47 63.05 4 1.96 64.65 5 2.45 66.10 6 2.94 67.55 因为逐差法常用于处理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数据组,所以小组一成员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具体如下:将表中第三列相邻的两项求差,得弹簧伸长量ΔL= Li - Li-1 每个ΔL都是与相同的拉力ΔF=0.49N相对应的伸长量,求出ΔL的平均值 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该成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 ; 请你用逐差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尽量精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