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语文: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
1. 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体会作品中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学习过程]
(一)简介
1. 文体
著名女作家冰心谈及散文的共性时说,散文,可以“铿锵得象诗,雄壮得象军歌、生动曲折得象小说,活泼尖锐得象戏剧的对话”。散文不管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作者总是要追求他的某种真挚情致的表现。
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散文的表现手法很多。例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本篇课文就是这样的一篇典型的散文。
2. 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年 11 月 22 日),卒于 1948 年 8 月 12 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
朱自清有著作 27 种,共约 190 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 1953 年开明书店出版的 4 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 6 册《朱自清全集》。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二)思考
1.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 《绿》的文体有什么特点?
3. 在课文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
4.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掌握哪些字、词?
(三)生字正音记形。
踞(jù)在 薄(bó)阴 几绺(liǔ) 穹(qióng )门
棱(léng)角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挹(yì)你为眼 掬(jū)你入口 明眸(móu) 善睐(lài)
(四)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1. 原文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 内容把握
提问一:作者开头使用单句,言简而意密,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作用?
讲解:作者使用单句开头,注重准确用词,因而做到了“言简而意密”。例如开头的“第二次”就饱含有“曾经有过一次”的意思,而“惊诧”,则是在第一次的“不惊诧”的基础上的感受,“惊诧”的对象,不是某一个景致,而是“梅雨潭的绿”,这样简单的一句,就点了题,设置了悬念,交待了此行到仙岩的次数,还暗示了读者这一次到仙岩同上一次的感受差异巨大。
3. 文段意思
第一部分(1)简介惊诧于梅雨潭的绿。
第二部分
1. 原文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2. 内容把握。
提问一:第2自然段写梅雨潭,主要立足哪两个观察点,作者观察到了什么?
讲解:第2自然段写梅雨潭主要有两个观察点,第一观察点是山边,句子“走到山边”交待,观察到了梅雨瀑;第二观察点是梅雨亭边,句子“我们先到梅雨亭”写明观察点,观察到了梅雨潭的环境。
提问二:作者如何写自己对梅雨瀑的观察?
讲解:写对梅雨瀑的观察,通过所听“花花花花的声音”写梅雨瀑的声势,又通过所见“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写梅雨瀑形态。
提问三:作者在梅雨亭又观察到什么?
讲解:作者在梅雨亭不仅观察到了梅雨瀑,而且观察到了梅雨潭。
提问四:为什么作者在第2段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下册-4.5--相似三角形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5.1--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4.8--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4.9--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5.2--数据的收集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4.7--测量旗杆的高度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6.2--定义与命题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5.3--频数与频率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5.4--数据的波动同步练习集(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下册-6.3--为什么它们平行同步练习集-北师大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