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CD4基因编码区及其剪接体克隆与表达分析CodingSequence.PDFVIP

猪CD4基因编码区及其剪接体克隆与表达分析CodingSequenc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CD4基因编码区及其剪接体克隆与表达分析CodingSequence

Online system: 农 业 生 物 技 术 学 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16, 24(7): 1047~1053 DOI: 10.3969/j.issn. 1674-7968.2016.07.012 猪CD4基因编码区及其剪接体克隆与表达分析 1,2 2 1 1 1* 2,3* 许金根 张勤 王立克 任曼 李升和 王重龙 1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凤阳233100 ;2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 230031 *通讯作者,lishhe2005@163.com,ahwchl@163.com 摘 要 白细胞分化抗原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 CD4)是一种主要表达在CD4+细胞膜上的共受体 和信号转导分子。CD4 分子参与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Ⅱ 类分子,在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发育、分化以及CD4+细胞抗原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本研究旨在克隆 猪(Susscrofa)CD4基因及其剪接体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并揭示CD4mRNA 在猪组织中的表达 特征。根据猪CD4 mRNA 序列(GenBank 登录号: AY515292) ,利用反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 RT-PCR)扩增大白猪CD4基因的编码区,并分析CD4基因选择性剪接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同时,用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分析CD4mRNA 在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 达谱,以及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松辽黑猪3 个免疫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通过RT-PCR 、克隆和测 序,获得两种猪CD4编码序列(GenBank 登录号: KC333253 和KC333254) ,其中完整型(1 375 bp)和剪接型 (1 252 bp) CD4分别编码457 和397 个氨基酸;两种CD4编码序列在猪外周血、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均有 表达,其中完整型CD4的表达量要高于剪接型。qRT-PCR 结果表明,猪CD4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 高于肝脏、胃、肾脏、心脏和肌肉(P<0.05) ;同一免疫组织的CD4mRNA 含量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松辽黑 猪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而3 个猪种都是胸腺中的CD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在脾脏和淋巴结中 (P<0.05)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猪CD4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猪,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 ,基因克隆,选择性剪接,组织表达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Coding Sequence Cloning, 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 CD4 Gene in Pigs (Susscrofa) XU Jin-Gen1,2 ZHANG Qin2 WANG Li-Ke1 REN Man1 LI Sheng-He1* WANG Chong-Long2,3* 1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233100, China;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3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230031,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s, li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