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选修三课件--凡华体系2
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凡尔赛的实质;。 对凡尔赛体系不稳定性的分析与认识; 对其它战败国和约的理解; ? 对国际联盟盟约中主要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重难点 难点: 重点: 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 对奥匈保土条约约 国际联盟盟约 凡尔赛体系 你能概括凡尔赛体系的含义吗? 一、凡尔赛体系 一战后协约国列强通过召开和会签订一系列和约,在欧、非、中东确立了国际关系新秩序. 实质:帝国主义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及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匈牙利 精品课件 一、凡尔赛体系 1、体系的构成 对奥和约 对保和约 对匈和约 对土和约 名称 时间 内容 疆域(领土) 确认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独立,接受协约国规定的疆界;德奥不得合并。 承认南斯拉夫独立,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部分地区。 划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部分领土。 巴基斯坦、伊拉克归英国。叙利亚,黎巴嫩归法国。东色雷斯给希腊等。 承认土耳其独立,废除领事裁判权,关税自主,财政自主,取消赔款。黑海海峡非军事区,国际共管,西亚地区“委任统治” 军控 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陆军不超3万人,3艘军舰,不得拥有空军,潜艇。 废除义务兵役制,不得有海军空军。陆军不超2万人 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保留3.5万人和巡逻艇。 不得有空军,炮兵,海军只少量舰艇。 赔款 由赔偿委员会决定,财政由协约国监督。 赔款22.5亿金法郎,37年还清 22亿金法郎 凯末尔革命 《圣日耳曼条约》 《纳伊条约》 《特里亚农 条约》 《色佛尔条约》 《洛桑条约》 1919.9 1923.7 1920.8 1920.6 1919.11 注:体系:《凡尔赛和约》和其它对战败国条约 归纳: (1)条约的相同点: ① 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 ② 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③ 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 ④ 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一、凡尔赛体系 1、体系的构成 2、体系作用范围: 3、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 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 。 。 战后世界国 际体系 5.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 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一、凡尔赛体系 1、体系的构成 2、体系作用范围: 3、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 ②进步: 凡尔赛体系的进步性: ⑴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1919-1929)。 ⑵承认民族自决原则,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⑶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方式调解国际关系是一大进步。 德国魏玛共和国首任总理谢尔曼:谁要是签署这样的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 一、凡尔赛体系 1、体系的构成 2、体系作用范围: 3、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①实质: ②进步: ③体系下矛盾决定其不稳定性 (特点)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 ⑵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 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 主要矛盾: 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 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 ⑷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 “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 ⑸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 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 ⑶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 (二)、国际联盟 (1)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 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2)成立 1919年4月通过盟约; 1920年初,正式建立,总部日内瓦; (3)内容: 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4)机构: (5)成员: (6)(实质): 全体大会、行政院、秘书处 苏俄及德、奥等战败国被排斥 美国未参加(因未能实现称霸目标及孤立主义影响) 是英法操纵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7)评价: ①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第五单元同步教学课件-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共41张PPT).ppt
-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单元第1课 巴黎和会 教学课件.ppt
- 高中历史(必修2)1.doc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pptx
- 高中历史专题1-2-4.ppt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5课课件.ppt
- 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测试(一).doc
- 高中化学必修1 1-1-1课件.ppt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课堂).pptx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课件:第4单元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