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组二OO四年七月.doc

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组二OO四年七月.doc

  1. 1、本文档共2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组二OO四年七月

  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教案           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组  二OO四年七月   前 言                              A、以表现劳动为主题。   B、表现原始人类幻想征服自然的愿望。  C、带有原始宗教意识。  3、艺术形式,主要有三个特点:  A、原始人类口耳相传。  B、以二言句式为主。    C、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    二、上古神话   1、什么是神和神话  简言之:神是人的理想的化身。  简言之:神话是“现实的虚妄的反映”,或是“被歪曲的世界理念”。    2、神话的产生与发展变化    早期,神话产生于口头文学时期。之后形诸于绘画雕塑,铸之于鼎彝,涂饰于墙壁。文字产生以后,散见于图籍。   3、神话的流传与保存  最早记载神话的有《尚书》《诗经》等,记载神话较多的是《山海经》《淮南子》《穆天子传》等。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演变,并由野而文。有些神话已经失传,鲁迅认为失传的原因有二:一是太劳苦,二是易于忘却。    4、神话与宗教、传说的区别    神话之神,是具体 的现实人的反映,是夸张了的人力和形象化了自然力。宗教之神,是抽象的脱离现实的人的反映,万事万物的主宰,地上社会投影。神话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描述和解释,它用虚幻的想象来反映人类战胜大自然的愿望。传说是一定的历史事实和人物为基础,通过幻想加工的故事,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性质。    5、神话的内容   神话的内容很丰富: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治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  思考题   1、原始歌谣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是什么?    2、古代神话有何时代精神与艺术特点?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产生期与分布区   《诗经》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即西周初至春秋中叶,500余年的作品。  《诗经》的分布相当广泛,15国风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等地。     第二节 《诗经》的分类及思想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称“诗三百”,汉代称《诗经》。共305篇,另外尚有6篇笙诗(有目无文)。国风,160篇(周、召、卫、王、郑、齐、唐、秦、陈、曹、豳、魏),属于地方民歌。雅,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属于宫廷乐歌。颂,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属于宗庙乐歌。    《诗经》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有民间诗,亦有文人诗。较全面地反映了饥者、劳者、恋爱者、士兵、徭役、弃妇等农奴的心声。有爱国诗、爱情诗、农事诗、讽喻诗、咏史诗、祝颂诗等。       第三节 《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朱熹谓:“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词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的艺术特色:1、重叠反复的章法。 2、朴素清新的语言。3、自然和谐的音律。 4、丰富的比兴手法。     第四节 关于采诗、献诗、删诗  四家诗说采诗,见于何休《公羊传注》。   献诗,见于《国语》、《汉书·食货志》。   删诗,见于《论语·子罕》、《史记·孔子世家》。  汉代传诗的有四家: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此三家为今文。鲁人毛亨,或赵人毛苌为古文。即所谓三家诗及四家诗说。  《诗经》有巨大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许多重要母题,如四时田园、日暮思归等。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影响深远。  思考题    1、《诗经》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主要意义何在?  2、《诗经》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是怎样的?    参考书目    高亨《诗经今注》    陈子展《诗经直解》   袁梅《诗经译注》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     第一节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字原,名平,秭归人。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和作家,楚辞的奠基者,伟大的爱国诗人。曾担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在政治上他主张施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上他主张联齐抗秦。然而被上层集团疏远、流放,最终自杀。他是一位失败了的忧国志士,成功了的天才诗人。      第二节 屈原的诗赋创作  《汉书·艺文志》载屈赋25篇。  主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这些诗基本上是屈原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悲剧以及楚国的政治悲剧而创作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诗,是自传体政治叙事抒情诗。表现忠君与爱国两大主题,发挥抵抗侵略和实现美政两大课题。展示香草与美人两种意象,塑造了一个忧国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