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核微生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原核微生物

认识细菌视频 质粒 存在于细菌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DNA分子组成。很多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乳酸链球菌等都具质粒 按其功能,可分为:①抗药性质粒(R因子),主要对某些抗生素或其他药物表现抗性;②致育因子(F因子)与细菌结合有关;③大肠杆菌素质粒(Col因子)使大肠杆菌产生大肠杆菌素,以抑制其他细菌生长 没有质粒的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从具质粒的细菌中获得,单不能自发产生。 能自我复制,稳定遗传,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与其携带的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增值,可单独转移,也可携带着染色体片断一起转移。 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之一。 载色体(chromatophore)亦称色素体,是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叶绿体,由单层的与细胞膜相连的内膜环绕,含有光和磷酸化所需酶系和电子传递体。 类囊体(thylakoid),存在于蓝细菌细胞中,由单位膜组成,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和有关酶类,是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场所。 蛭弧菌 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能通过细菌滤器。属蛭弧菌科,单细胞,弧形或逗点状,有时呈螺旋状,大小为0.3-0.6×0.8-1.2微米,端生鞭毛,有的在另一端生有一束纤毛,运动活跃,G- 蛭弧菌在人畜的某些病原菌体中有发现,藻类和某些农业致病真菌细胞中亦有分布。蛭弧菌的溶菌作用,对于控制农业及人畜病原微生物时很有价值的。 细菌其它休眠构造-孢囊 孢囊是固氮菌尤其是棕色固氮菌等少数细菌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孢囊,一个孢囊可以产生许多幼年细胞,因此与芽孢一样只是休眠体。孢囊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发芽和重新进行营养生长。 Bacillus fastidiosus 间体(mesosome) 羧酶体(carboxysome)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内含5磷酸核酮糖激酶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是自养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 。存在于硫杆菌属(Thiobacillus)、贝日阿托氏菌属(Beggiatoa)、硝化细菌和一些蓝细菌中。图示硫杆菌的羧酶体 羧酶体 气泡(gas vacuoles): 泡囊状内含物,内中充满气 体,内有数排柱形小空泡, 外为蛋白质膜包裹。具有调 节细胞比重,使其漂浮在水 中,借以获取光能、氧和营 养物质。主要存在于多种蓝 细菌中。 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放线菌 1、链霉菌菌体形态与结构 孢子丝 孢子 气生菌丝 培养基表面 基内菌丝 ①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或初级菌丝体,匍匐生长在培养基内或培养基表面。其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一般无横隔膜(诺卡氏菌属除外)。直径0.2—1.2μm,但长度差别很大,短的小于100μm,长的可达600μm以上。无色或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而呈现黄、绿、橙、红、紫、蓝、褐和黑等各种颜色。 ②气生菌丝:又称二级菌丝体,基内菌丝发育到—定阶段后,向空间长出的菌丝体。一般颜色较深,比基内菌丝粗(直径为1-1.4μm)。气生菌丝长度差别悬殊,直形或弯曲,有分枝。 ③孢子丝:又称繁殖菌丝或产孢丝,当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孢子丝的形状及在气生菌丝上排列的方式随种而异;有的直形,有的波浪形或螺旋形。螺旋的数目、疏密程度、旋转方向等都是种的特征。 放线菌的孢子丝类型模式图 ④孢子:放线菌的孢子形状有球形、椭圆形、杆形和柱形等。同一孢子丝上分化出的孢子的形状、大小有时也不一致。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区分菌种的唯一依据。电镜下可见孢子表面结构的差异,有的表面光滑、有的带小疣、刺或毛发状物。孢子常具有色素,呈灰、白、黄、橙、红、蓝和绿等颜色,其颜色在一定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下比较稳定。孢子表面结构和颜色是放线菌菌种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放线菌孢子形态及其表面纹饰结构模式图 四、放线菌的繁殖 1. 分生孢子(conidium) 放线菌长到一定阶段,一部分气生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称为分生孢子。孢子的产生通过两种横隔分裂方式。 a细胞质膜内陷;b细胞壁与细胞质膜同时内陷 2. 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 有的放线菌由菌丝盘卷形成孢囊,其间产生横隔,产生孢子。孢囊成熟后,释放出孢囊子。孢囊可以在气生菌丝上,也可在基内菌丝上形成。 链孢霉孢子囊形成过程 (a)孢子囊形成初期; (b)孢子囊继续生长,囊内形成横隔; (c)成熟孢子囊,孢囊孢子不规则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