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10章 蒸汽动力循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第10章 蒸汽动力循环

气体动力循环 工质:燃气 理想气体 应用:内燃机和燃气轮机 蒸汽动力循环 工质:水蒸气 实际气体 应用: 火电、 核电、 太阳能热发电 火电厂 火电厂系统图 核电站 锅炉Boiler设备图 汽轮机(透平Turbine)机组刨面图 凝汽器Condenser和冷却塔系统图 冷却塔实体图 水和水蒸气性质 朗肯循环pv图 朗肯循环T-s和h-s图 水蒸气的定压过程 水蒸气的定压过程 水蒸气的绝热过程 二、朗肯循环功和热的计算 朗肯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汽轮机出口2 点参数的确定 耗汽率(Steam Rate)的概念 朗肯循环T-s和h-s图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比较 如何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 三、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 2、初压 p1 对热效率ηt 的影响 3、背压 p2 对热效率ηt 的影响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四、有摩阻的实际工作循环 2、循环计算 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方法(途径) 蒸汽再热循环的定量计算 蒸汽再热循环的热效率 混合式——蒸汽抽汽回热循环 二、抽汽回热循环的抽汽量计算 三、抽汽回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为什么抽汽回热热效率提高? 蒸汽抽汽回热循环的特点 小型火力发电厂回热级数一般为1~3级 中大型火力发电厂一般为 4~8级。 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二、抽汽调节式热电联产(供)循环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优点 热效率高,目前40~46%,预计可52%; 环保性能好,SO2, NOx, CO2, 粉尘排放低,可燃用高硫煤; 可实现煤化工综合利用,生产硫、硫酸、甲醇、尿素等; 单机功率可达300~400MW 缺点 目前煤气化和净化的热损失还偏大; 初期投资大。 汽轮机出口2 点参数的确定 2、初压 p1 对热效率ηt 的影响 3、背压 p2 对热效率ηt 的影响 蒸汽再热循环的定量计算 蒸汽再热循环的热效率 四、抽汽回热循环图示及计算 抽汽量计算 抽汽回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 五、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方法(途径) 1 2 3 4 T s 如果是存在摩擦的实际膨胀过程: 1)按定熵过程处理获得出口2s点参数; 2)再引入汽轮机相对内效率,进行修正。 二、蒸汽参数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三个重要的影响热效率的参数:初温t1,初压p1,背压p2 1、初温 t1 对热效率ηt 的影响 s T 6 5 4 3 2 1 优点: ,有利于汽轮机安全。 p1 , p2不变,t1 缺点: 对耐热及强度要求高,目前初温一般小于620℃ s T 6 5 4 3 2 1 t1 , p2不变,p1 优点: 缺点: 对强度要求高 不利于汽轮机安全。一般要求出口干度大于0.88。 s T 6 5 4 3 2 1 优点: 缺点: 受环境温度限制,现在大型机组p2为0.0035~0.005MPa,相应的饱和温度约为27~ 33℃ ,已接近事实上可能达到的最低限度。冬天热效率高 p1 , t1不变,p2 (1- ?)kg ? kg 6 5 a s 4 3 2 1 1kg T a ? kg 4 (1- ?)kg 5 1kg 由于T-s图上各点质量不同,面积不再直接代表热和功 抽汽 去凝汽器 冷凝水 间壁式回热器 10-3、回热循环 一、抽汽回热-间壁式回热器 间壁式——蒸汽抽汽回热循环 ? kg 1kg 1kg 6 2 5 ? kg 7 (1- ?)kg ? kg 6 5 a s 4 3 2 1 1kg T 以混合式回热器为例 第一定律 忽略泵功 a ? kg 4 (1- ?)kg 5 1kg 回热器的有效能损失 (1- ?)kg ? kg 6 5 a s 4 3 2 1 1kg T 列出回热器的熵方程:流入+熵产-流程=增量 吸热量: 放热量: 净功: 热效率: (1- ?)kg ? kg 6 5 a s 4 3 2 1 1kg T (1- ?)kg ? kg 6 5 a s 4 3 2 1 1kg T 吸热过程由3-1,变为5-1 放热过程仍为2-3 ? 优点 提高热效率 减小汽轮机低压缸尺寸,末级叶片变短 减小凝汽器尺寸,减小锅炉受热面 缺点 循环比功减小,耗汽率增加 增加设备复杂性 回热器投资 缺点 例题5: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入口p1= 17 MPa、t1= 550℃,汽轮机排汽压力p2= 5kPa。假设锅炉中传热过程是从831.45K的热源向水传热,冷凝器中乏汽向298K的环境放热,且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ηT=0.90。以上参数同例题3。若采用二级抽汽回热,抽汽压力为4 MPa和0.4 MPa,试求:(1)抽汽量α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