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节 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概述 一 、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广义上,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种系心理的发展: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它包括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和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个体心理的发展: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过程。 种系心理的发展 1、动物心理的进化:属于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的内容,它说明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的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主要为神经系统的发展),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由刺激反应阶段—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哺乳类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黑猩猩被关在栅栏内,栅栏外较远处放有水果,栅栏内有两根竹竿,但都太短,单独使用都不能够取水果。但竹竿上有孔,如果一根竹竿插到另一根上就能够取到水果。研究发现,猩猩能够把两根竹竿连在一起,取到栅栏外的水果。(苛勒的实验) 实验 1913至1917年,科勒以大猩猩为被试,做了大量的学习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给大猩猩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猩猩能够看到香蕉,但够不着,猩猩惟有通过采用经验中不曾有过的新方法才能够到香蕉。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 动物的智慧行为实验说明:它们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利用简单的工具初步解决一些问题,具有了初级思维。这种初级思维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做了生物学的准备。 人类心理的发展 2、人类心理的进化: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由动物心理发展而来,与动物心理有联系但又有本质的不同。人类的心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二 、 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发展是指从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它不仅有量的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而且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 但是,由于疾病、疲劳、药物等原因导致的心理变化就不属于发展的范畴,因为这一类的变化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变化,可以通过休息或治疗得到恢复。 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普遍性与差异性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们对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持有不同的观点。 1、 连续论者: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数量的变化,一个婴儿与成人仅在量的方面有差别,儿童是成人的一个缩影。 在中世纪绘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便是小大人(miniature adult)。 直到19世纪以前,还没有真正的儿童读物。 2、 阶段论者:认为发展要经历一些不连续的步骤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或水平上,行为的组织有着质的差异。强调发展过程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平稳或连续的。 3 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心理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新质要素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意味着新的阶段形成。 从图1-1看出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由包含着旧质。但作为某一阶段特征的是那些占优势地位的因素,它体现着本阶段的本质特征。 如,从儿童动作的发展看,6、7个月时儿童开始爬行,先是腹部着地慢慢爬,再到靠手膝爬行,由不熟练的爬行到熟练的爬行,这种爬行技能上的变化体现着儿童动作发展的连续性;但在一岁左右,儿童开始能够站立和直立行走。由爬行到直立行走,不只是爬行技能的简单扩展,而是出现了本质不同的行为模式,即进入动作发展的新阶段,但该阶段还会保留或表现出爬行。例如,儿童刚刚开始直立行走时,行走动作还不熟练,在需要快速移动或疲劳时,小孩还会爬行。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例如,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按照两条法则进行: 自上而下(头尾)法则:头部动作—躯干动作—脚动作 即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从中心到边缘(近远)法则:动作发展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淫羊藿提取物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docx
- chiavi del Quaderno degli esercizi新视线意大利语初级练习册答案.pdf VIP
-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1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内衣 教案.doc VIP
- 山东科技出版社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二年级第2课清洁与卫生小件衣物清洗洗袜子 教案.doc VIP
- 机械制图(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剑桥英语PET真题标准版二.docx VIP
- 大学生国情社会调查报告.docx VIP
- 20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