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第1讲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pptVIP

2013届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第1讲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新课标高中语文总复习(第1轮)第2部分第2章第1节第1讲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

* * * * * * * * * * 3.赏析名句方法指导。 【例】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3.赏析名句方法指导。 【例】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前句以花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对诗歌语言的综合性考查。命题形式为概括诗歌语言特色并评析。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而是要求抓住关键语句品味整首诗呈现出来的语言特点。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怎样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呢? 例如:试赏析杜甫《登高》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语言风格。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1)多角度思考。 语言层面:对仗工整。 画面特征:雄浑(“无边”“不尽”)。 意象特征:悲凉(“落木”)。 情感特征:沉郁。 语言锤炼:顿挫(叠词“萧萧”“滚滚”)。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2)多要点概括:沉郁顿挫(情感+语言)、沉郁悲凉(情感+意象)、沉郁雄浑(情感+画面)、雄浑悲壮(画面)、凝练沉郁(语言+情感)。 (3)分析步骤: 第一步,概括语言整体风格; 第二步,具体分析(重点词释义+重点词表达效果+画面特征+情感)。 4.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参考答案】 (示例)这句诗,语言上有雄浑悲壮的特点(“概括”)。“萧萧”拟落叶之声,使人如听落叶之窸窣(“重点词释义”);“滚滚”拟长江之音,使人如见长江之无穷(“重点词表达效果”)。落叶“无边”见其壮阔,长江无穷见其深远(“画面特征”)。落叶已下,长江永逝,更令人感慨的是诗人那韶华不再、壮志难酬的苦楚(“情感”)。 题一:《春 寒》 陈与义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题一:《春 寒》 陈与义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题二:《 端  居》李商隐 (1)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题二:《 端  居》李商隐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拟人等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题三:《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示例1)“长”字用得最好。“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释义),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解说);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作用)。 题三:《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示例2)“畏”字用得最好。“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释义),钟声一响,朋友就要告别这里了(解说)。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凄楚(作用)。 题三:《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题四:《浣 溪 沙》汤胤绩 (1)古人作诗填词,常常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请结合具体诗句,简析“拥”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