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美研究
《歐美研究》第三十二卷第三期 (民國九十一年九月),393-435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辛默爾與現代/後現代∗
── 一個社會學的回應基礎
0
魏書娥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
E-Mail: sewei@.tw
摘 要
本文題旨在於重新闡釋辛默爾對現代社會所進行的社會
學反思。研究者習於將他所解析的現代性定焦在文化診斷與文
化批判的範圍,本文的立場是他的文化論述必須回頭參照他早
期打好的社會學基礎:社會分化理論。辛默爾藉此理論深入現
代社會的核心特質,個體性。本文意圖指出在他的早期著作《論
社會分化》裡早已隱含著《貨幣哲學》裡的文化論述主軸。他
的社會分化理論與後來的文化客觀化論述,甚至與末期提出的
生命形式化論述一脈相通。本文強調辛默爾在《論社會分化》
裡就藉由「相互作用」原則剖析現代社會,這種「後現代觀點」
較能適切掌握當前的現代性,並且避免傳統社會學向來隱含的
大敘事風格。
關鍵詞:相互作用、社會分化、現代性、個體性、後現代觀
點
∗
本文曾於二○○一年四月二十日,在由中研院歐美所舉辦的「現代與後現代:歐洲
社會理論II 」學術研討會宣讀,期間感謝黃瑞祺先生、江日新先生指正,更要特別
感謝兩位匿名審查人的耐心審查與寶貴意見。
投稿日期:民國九十年八月二十七日;接受刊登日期: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九日 。
責任校對:柯慧雯、范馨文
394 歐美研究
1
辛默爾的社會學普遍地被當代社會學家公認為形式社會學 的
開山祖師。這個評斷往往預設了他的社會學作品在社會學發展史上
扮演著過渡或另類的角色,因此,古典社會學三大家往往是馬克思
(Karl Marx)、韋伯(Max Weber)與涂爾幹(Emile Durkheim),辛默
爾充其量不過是韋伯同時代的另類社會學思想家。就方法論的層次
而言,在英、美社會學傳統裡,辛默爾的社會學理論為衝突理論、
交換理論和互動理論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礎;在德國社會學的傳統
裡,更是為帕深思(Talcott Parsons)結構功能論定調的理論泉源之
2
一。 辛默爾的社會學,在德國學術界曾因為他的猶太血統經歷過
納粹時期的中斷階段。這個斷裂卻因為在他生前和各國學生與學者
的因緣際會而得以在美國學界存續「血脈」,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
1
辛默爾基於追求社會學研究的客觀性,首創形式社會學。他認為社會學並不直接處
理一般社會生活的經驗素料,從這些材料當中,根據特定觀點抽譯而成的抽象範
疇、形式,才是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相對於形式,在其範圍內總是涵攝其特定內容。
因此,形式/內容是研究分析上的區分,在實際生活裡其實難以清楚劃界。鑒於當
時人文科學模仿自然科學只依經驗材料的種類區分作為學科區分的界限,他試圖提
出學科分野的另類典範,也就是以相互作用為研究單元去勾勒各色社會化過程的形
式,如此一來,正如他所說,其他科學的研究成果和他的社會學之間的關係,就是
一種半成品與加工的關聯了。在德國社會學傳統裡繼承這種努力的有後進者L. von
Wiese, A. Vierkandt, F. Toennies, W. Sombart 與E. Dupreel ;在美國社會學界的傳
統裡則有 E. A. Ross, A. W. Small 與 H. Becker 。參見Simmel (1908a: 13-23);
Fuchs-Heinritz (1994: 626-627)。
2
關於辛默爾與帕深思結構功能論的內在關聯主要來自樂文(Donald N. Levine)一系
列的相關研究,特別是他那本代表作Simmel and Parsons: Two approaches to the
studies 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