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楹联知识--嵌字诗钟与整体思维
楹联知识--嵌字诗钟与整体思维
吴思本
?
一、句意断裂的出现
太行父子移山憨
巫峡君臣说梦奇(《山·梦》六唱)
?
嵌字为山和梦,比类较远,此上下联的前四个字,分别用了两个工对,属人物名及地名,还用了两个典故。但此处工对的实施并未能避免由嵌字所引起的上下联句意间的断裂,因为愚公父子的移山和襄王、宋玉的说梦,毕意是两码事,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和回味。类似的例子还有:
牢骚屈子编天问
游戏扬雄解客嘲(《天·客》六唱);
?
解佩几疑仙女幻
击当合让五人豪(《仙·五》五唱);
?
元霜捣药蓝桥暮
白露横江赤壁秋(《药·江》四唱)。
?
二、联句浑成的获得
铜琶铁板江东曲
流水高山海上琴(《东·上》六唱),
?
此处用了句中自对,但就上下联而言,是属宽对;还用了两个故事,主人翁分别是东坡和伯牙。由于两句都是在描述音乐,从而使上下联浑然天成,不即不离。再如:
悬岩觅路凌空上
窄港连舟取次行(《空·次》六唱),
?
是围绕行旅来构思上下联。
?
最难风雨怀人夜
无奈关山见月时(《人·月》六唱)
?
虽然风雨与关山是属邻对,但上联之夜,正是下联的见月时,是用时间来作沟通。
?
世多钱虏铜遗臭
我有梅花雪孕香(《铜·雪》五唱),
?
此联除香和臭以外,几乎全为宽对,但上下联在辞意上有强烈对比,反而产生良好效果。
应该说,《雪鸿初集》中的大多数(80%以上)嵌字诗钟都注意了上下句间的文思关联,做到互相呼应、映衬和补充,从而防止了由嵌字本身可能引起的上下联间的句意断裂。其主要技巧是,让上下联写同一主题(如:写景、怀人、言志和行旅……),或同一时空,乃至反衬等等。
?
三、反对、旁对之妙用
《文心雕龙》曰: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反对者,理殊趣合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刘熙载也说:绝句体每首只有四句,容量很少,难以尽情抒写,这就需要有一种妙用,要取径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以上论述亦适用于诗钟。在《雪鸿初集》中,反对的例子如:上下联一往一返:
移篷拟向明湖泛
策杖曾从日观归(《明·日》五唱);
?
一晴一雨:
明月楼台秋似水
落花庭院雨如烟(《秋·雨》五唱);
?
一有一无;
疑无路入危峰隔
别有天开曲径通(《路·天》三唱);
?
一水一陆,或一高一下:
霜凌老树头皆秃
月上横塘水更明(《头·水》五唱),等等。
?
旁对的例子如:上下联一见一闻:
菊残篱下金无色
竹折阶前雪有声(《金·雪》五唱);
?
夹岸泉声穿石出
隔江云影挟山来(《石·山》六唱);
?
一天一地:
潮生远岸平无际
云互寒天影不流(《平·影》五唱);
?
一人一我:
我亦爱莲尘不染
人能如菊淡何妨(《尘·淡》五唱),等等。
?
以上这些反对和旁对的例子,都是通过语境和视角的转换和对比,来取得上下联浑然一体、珠圆玉润的效果,而达到活泼隽永、含蓄天成的境界。
?
四、工对、宽对的权衡
据对《雪鸿初集》六卷的初步统计,在全卷197联中,全用工对的有69联,占35%,仅为三分之一强。诗人之所以不处处都用工对,自有其修辞上的理由。近体诗受平仄的拘束已经不小,如果在对仗上也处处求工,那么,思想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再者,求工太过,就往往弄到同义相对(王力:《汉语诗律学》),反而容易造成合掌。因此,对仗工整并不意味处处必须工对,只要境与意会(东坡语),即使是邻对或宽对,也能使诗联臻于上乘,《雪鸿初集》中的一些例子就是明证。
就如明代朱承爵所言: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存余堂诗话》)。作诗自以立意为先,特别是对于嵌字诗钟,更要注意创作时的整体思维,避免上下联间的句意断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