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海粟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刘海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刘海粟、张大千、谢稚柳三家泼墨泼彩之比较在有关泼墨泼彩的比较研究中,一般研究者往往将刘海粟与谢稚柳、张大千三家并列,基本肯定他们是在我国传统泼墨的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特征鲜明的泼墨泼彩绘画。虽然其他画家在泼墨泼彩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但由于三家泼墨泼彩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故研究者一般将他们作为泼墨泼彩绘画的代表而加以阐发。本文掇拾有关资料,将三人试作比较,以期对泼墨泼彩绘画的形成、发展和性质作一梳理。   一、刘海粟的泼墨泼彩   刘海粟从195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泼墨泼彩的创作,直至去世,前后共持续了40多年的时间。刘海粟早在1930年代就曾进行过泼墨山水的创作,但同泼彩结合起来,有意识进行绘画创作的实验时,则是195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1950年代后期、1960年代、1970年代前期(1957年-1976年)是刘海粟泼墨泼彩的形成酝酿期。1950年代,刘海粟曾在一个收藏家那里看到四幅董其昌临摹张僧繇的没骨青绿山水,设色奇古,使他非常吃惊。董其昌没骨青绿山水色彩的古艳雄奇,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致一临再临,如1956年曾临《没骨山水》一次,1969年又背临一次。他说:   50年来,我多次临过董文敏的重彩没骨山水,那种色调的处理,引起我泼彩的幻想。(《从师到友画黄山---黄山谈艺录选载》)   董其昌没骨山水的出现,对刘海粟晚年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刘海粟不仅临写董其昌的没骨青绿山水,夏圭、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作品他也多次临写,并且还不止一次默写黄山,临写前人有关黄山的作品。这都为他未来的泼墨泼彩、泼彩黄山画作了准备,所以他说:   没有这些实验、酝酿,后来的大泼墨、大泼彩都不可能出现。(《从师到友画黄山---黄山谈艺录选载》)   他还自豪地说用大泼彩写黄山是他的大胆创造,推进了晚年的重大变法。   刘海粟是在“青绿”“水墨浅绛”“泼墨”基础上接受油画的某些技法并融会贯通创造出来了大泼彩绘画,有着从实验摸索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经历了从构线泼染到放笔泼染的变化过程,写意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如此一时期的《杭州灵隐》,除墨笔之外,间以没骨画法或色笔勾勒,已经具有泼墨泼彩的雏形了。1955年的《黄山白龙桥》则墨彩兼泼,1975年的《黄山图》《黄山狮子峰》等为大泼墨1972年的《山茶锦鸡》为重彩,1966年的《黄山云海奇观》,1975年的《江山如此多娇》为大泼彩,泼墨泼彩的绘画风貌逐渐呈现出来。   刘海粟的泼墨泼彩不仅包括山水,而且还有花鸟,尤其泼彩荷花,成为泼墨泼彩的保留题材,如1972年的《褪却红衣学淡装》,已开始用石青泼彩荷叶制造出斑驳陆离的油画效果,有着强烈的厚重感,成为他绘画风格的突出表现(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又有《重彩荷花图》《荷花鸳鸯图》《粗枝大叶图》等,都是重要的泼彩荷花作品,构成泼彩荷花的系列)。至此,到1970年代中后期,刘海粟通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验,已经探索出较为熟练的泼墨泼彩绘画方式。   1976年以后直至去世的1990年代,是刘海粟泼墨泼彩绘画创作的旺盛期,经过20余年的摸索和实验,开始进入泼墨泼彩绘画的创作旺盛期。刘海粟1976年开始泼彩黄山,1976年的大泼彩《天海滴翠》《黄山一线天奇峰》、1979年的《立雪台晚翠》等,都是著名的泼彩精品。在长期写生的基础上,刘海粟终于形成了他的大泼墨泼彩的绘画技法,娴熟地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绘画创作。他在总结泼彩画的创作经验时说:   泼彩画法是先用焦墨线条画出几大块块,分好色彩的区域,然后倒上重色,浅处可以等纸有几成干后,再用小盂调好色朝画上倒,另外破以清水,使色彩散开并吃进纸去,在健笔疏导的过程中,让色块向山的自然形态靠拢。全干后用墨笔细心收拾。 (《从师到友画黄山---黄山谈艺录选载》)   刘海粟详细分析了自己的泼墨泼彩之法,他的泼墨泼彩实质上是一种纵笔豪放的写意画法,有着刘海粟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精神气质。   刘海粟晚年的泼墨泼彩绘画,多从写生中得来,他非常善于捕捉大自然中的大美、壮美景象,将其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于雄奇幽深的景象中蕴涵着自己对世界的深刻感受。早晨、落日的情景、雨雾晦明、阴云密布而亮光突然照射的情景,晴日下空气跃动的云烟飞动、变灭情景、霁散云收情景以及红云、青烟、紫霞、流霞、紫雾、阴影、飞光、流光、云光、团光、水光、湿光、流光、清光等种种流动的物象,青嶂、碧峰、紫树等静谧挺立的万千物象,都成为他关注的对象,在大自然瞬息万变的景象中,营造出烟云吞吐、迷茫空蒙的艺术世界,给人“神光离合,乍阴乍阳”“黑入太阴”的迷离恍惚之感。当然,这些奇伟的景象多来自于他在大自然中的亲临深感,将之纳入画面之中。如他记载自己的一次黄山写生经历:   深秋,我来到光明顶气象站,想画天都与莲花的背影……突然一阵旋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