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

浅析山西方言禁忌与汉字崇拜 (一)年龄的禁忌 山西太原市小店区,在年龄方面人们最忌讳说“九”。小孩子九岁时不能说九岁,要说自己八岁或十岁,到了十九岁也不能说十九岁,也是要跳过的。在年龄上只要带九的都禁说。因为人们认为九是数字的最高极限,人们恐慌年龄到了最高极限之后会有病或死去,所以禁说“九”。当地人不仅禁忌这种“明九”,也忌“暗九”。比如说一个人到了十八岁(二九十八),二十七(三九二十七)等,虽然不如“明九”忌讳得厉害,但在这种“暗九”的年龄,人们要穿红来避邪,以求这一年的平安。 人们在年龄上避九,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们对“九”这个数字的崇拜。古时人们认为“九”充满了神秘感和崇高感。故而,天要分九天,地要分九州,帝王立庙要立九庙,设官阶要高九品,人有九窍。正是因为他们对“九”这个数字太过崇拜了,因而由崇敬产生了一种畏惧的心理,所以在年龄上人们要避“九”。 (二)病的禁忌 在民间人们在生病时忌说“病”字,如太原小店区的人们说“生病”为“难活、不舒服、受老凉咧”;长治和晋城等地则说为“歪嘞”;陵川说为“不快当”;和顺说为“不待动”;中阳则说“不受瘾”。除非某人得了大病或是得了不治之症,人们才会说他“病”。而一般的头痛、感冒、发烧这种小病,人们是不说“病”的,因为人们害怕“说凶即凶”的语言魔力,害怕这么一说,自己真的会得上什么不治之症。 疾病与死亡的关系非常密切的,因而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并不亚于死亡。基于这种恐惧心理,由此有了对“病”的语言禁忌。由于对“病”的禁忌,有些地区甚至连“看病”都不说。如大同和运城地区就将“看病”称为“请大夫”;长治、文水则用“请先生”来代替“看病。 (三)“死”字的禁忌 在山西民间,人们对“死”的说法各异。临汾、新绛、和顺将“死”说为“老了”;太原和榆次则说为“老客了”;大同说为“老奄了”;中阳和平遥说为“老煞了”;介休、孝义、临县称为“老下了”;襄垣则叫“圪蛋齐了”。这些说法也只限于老年人。中年人死了,中阳则说“走咧”;而在太原小店,中年、老年人死了都说“走咧”;临县则说“失迹哩”。对于儿童的夭折,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运城、新绛把儿童的“死”说为“撂了”、“丢了”;和顺和平遥也说为“丢了”;永济则说为“殇了”。而与死亡相关的事物也有了委婉语,如“棺材”一词在山西许多地方就有不同的说法。洪桐就把“棺材”叫为“寿器”;长治则叫为“板”;介休、孝义叫为“材”;运城和临汾把专用于给夭折的孩子准备的棺材叫为“合”;临县、永济、万荣则叫为“木头”;临汾用“老虎”来指代“棺材”。“棺材板”自然也是人们不愿提及的事物,说到棺材板,人们则把它称为“寿木”、“寿材”、“寿器”、“寿板”、“材子”等。不仅如此叫,山西太原小店、清徐等地,老年人还会早几年把棺材做好,在里面放个不倒翁,以示“不倒长寿”之意。与死亡相关连的丧葬自然也是禁忌的内容。某某人家里如果死了人办丧事,见到别人时不能说人家家里在办丧事,而要说“某某家有白喜事”。“出殡”一词人们也不愿直接说出口,大同和怀仁说为“发引”;太原和永济说为“发落”;介休则说为“安排”。 除了对死亡的恐惧之外,有些死的委婉词也带有一些安慰心理或寄托一些美好的愿望。例如,说“走了”、“不在了”就像是在安慰自己,那个人只是走了、出去了,也许他并没有死。而“仙逝”“仙羽”“驾鹤西归”这些死的替代词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要去西方的极乐世界,不再受人间的苦难。 (四)称谓禁忌 在山西的很多地方起名时,如太原小店、清徐等地,孩子的名字是不能同长辈同音、同字的,谐音也是不可以的。而在这些地方,父母在给孩子起小名时,往往起一些难听的、俗不可耐的小名。例如给孩子起一些“二蛋”、“狗子”、“臭赖子”、“圪呆”、“臭罐”之类的小名。其实这里面暗含了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父母们希望取一个贱名后,人比较好养活,一些歪门邪道的鬼神不要来找自家的孩子。说到底,这些心理还是源自人类对语言的崇拜。取贱名古已有之,如汉代大文豪司马相如的小名叫“犬子”,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小名叫“溪狗”。这不仅有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之意,也有中国人谦卑的特殊心态。本来人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己,但古人认为名字具有神秘而不可测的力量,人的灵魂就附在名字之中。因此,在山西太原小店和清徐这些地方,至今仍忌讳在夜晚时喊一个人的全名。人们认为如果被喊的人应声,他的灵魂就会出窍。 (五)谐音的禁忌 由于对死的恐惧感,生活中不仅避“死”字,对“死”的谐音也极为避讳,如“四”,有的地方四月忌婚嫁,而车牌号、电话号码等人们也极尽可能地避开“4”。语言禁忌也累及行动禁忌,在山西太原小店、清徐等地,人们外出开车或乘车,吃饭时是不能翻鱼的。不只这些地方,海边的渔民们在吃鱼时也是不会翻鱼的。同时,在海边居住的渔民就连“盛饭”也是忌说的,因为“盛”与“沉”谐音,所以将“盛饭”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