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崎病的发病机理诊治进展
川崎病的发病机理及诊治进展(Kawasaki disease,KD) 济南军区总医院小儿科 赵洪宁 zhn926@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4岁以内发病率占80%。男女之比为1.6:1。由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为风湿性疾病的2倍。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一、?川崎病的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与下列因素有关。 感染因素: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如细菌、病毒、原虫、支原体、弓形体属、立克次体等感染。但无直接证据。 环境污染、地理区域性、化学物品过敏、外源性毒物、特殊药物等因素。但均未被进一步证实。 二、川崎病的发病机理 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致病学说。某些细菌产物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激活能力,可使很高比例的T细胞激活,故这类物质被称为超抗原。 这类细菌包括: TSST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TSST):葡萄球菌肠毒素类的中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 ET(exfoliative toxin,ET):表皮剥脱性毒素 SPE(strptococcal pyrogenic exotoxins,SPE):链球菌致热外毒素 细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65模拟宿主自身抗原的致病作用。 细菌HSP65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原,它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诱导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 细菌HSP65与人类的HSP63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即外源性细菌HSP65与人类同源HSP63具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因交叉抗原刺激,导致免疫自稳机制的错误调节,将血管组织作为靶器官,引起血管的广泛免疫损伤。 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以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 T细胞异常活化是川崎病免疫系统激活导致血管免疫损伤的始动环节和关键步骤。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川崎病血管损伤中亦起重要作用。 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多克隆激活的B细胞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以及自身抗体,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内皮功能失调甚至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使血管内皮的屏障作用严重破坏。 ?三、川崎病的诊断 根据第3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年12月修订)进行诊断。 主要表现: 双侧结膜充血; 口腔及咽部粘膜充血,唇红干裂,杨梅舌; 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 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直径1.5cm以上。上述6条中具备包括发热在内的5条即可诊断,并且上述症状不能被其它已知疾病所解释。 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非典型川崎病(指不具备川崎病诊断标准条件者)的诊断: 诊断标准6项只符合4项或3项,但在病程中经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瘤者(多见于<6个月的婴儿或>8岁的年长儿),属重症; 诊断标准6项中只有4项符合,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冠状动脉壁辉度增强(提示冠状动脉炎,此型冠状动脉扩张少见);应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 非典型川崎病诊断的参考项目: 卡介苗(BCG)接种处再现红斑; 血小板数显著增多; C反应蛋白质(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加; 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壁辉度增强; 出现心脏杂音; 伴低白蛋白血症、低钠血症。 四、川崎病的临床分期 分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恢复期 时间 1~11天 11~21天, 21~60天 临床表现 发热、结膜炎、 发热、激惹、冠脉瘤、 多数症状缓解、 口腔、肢端变化、皮疹 关节炎、二尖瓣返流、 周围A瘤样扩张、 淋巴结肿大、激惹、 指趾脱皮、胆囊肿胀、 存在关节炎、 冠脉 瘤、 咳嗽、流涕、吐泻、 血栓形成、心肌梗塞、 血管病变1/3恢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