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烧伤外用制剂对感染防治实验观察.docVIP

几种常用烧伤外用制剂对感染防治实验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几种常用烧伤外用制剂对感染防治实验观察

几种常用烧伤外用制剂对感染防治实验观察  【摘要】   目的 研究几种常用的烧伤外用制剂的抑菌作用。方法 分别在灰尘污染的动物烧伤创面、烧伤肉芽创面应用几种烧伤外用药,通过组织细菌定量培养,比较各制剂的抑菌效果。结果 10%聚维酮碘软膏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而0.5%聚维酮碘溶液、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效果欠佳。结论 10%聚维酮碘软膏是一种良好的烧伤外用药。 【关键词】 烧伤;聚维酮碘;磺胺嘧啶银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acteriostasis of several kinds of burnmedica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Methods After painting several kinds of burnmedicament at burnwound and granulationwound of animals that had been polluted by dust, their bacteriostases were compared by bactarial quantitative culture.Results We found that 10% of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had a better bacteriostasis, and that 0.5% of Iodinecomplexing solution and 10% of SDAg suspension were not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s a burnmedica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10% of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is satisfactory for bacteriostasis.   Key words: burn;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silver sulfadiazine   为适应战场成批烧伤救治的需要,我们对几种烧伤外用药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对创面保护作用好、抗菌效果可靠的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0%聚维酮碘软膏为广州白云山外用药厂生产,0.5%聚维酮碘溶液为茂名消毒药厂生产,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为自行配制。   1.2 动物致伤及分组   选择36只新西兰兔(中山大学提供)进行试验,将兔背部作为致伤部位。伤前1 d 将试验部位常规去毛,标记致伤部位。以甲氧氟烷吸入麻醉后,将动物拟致伤部位浸入80 ℃ 水10 s 后取出,制成15%Ⅱ度烫伤,(经病理切片证实),随机分成聚维酮碘软膏组12只,聚维酮碘溶液组12只,磺胺嘧啶银组12只。伤后分笼单独喂养,伤后立即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 ml/kg,BSA予以抗休克。伤后第2天补液量减半,第3天不补液。   1.3 方法   1.3.1 创面灰尘污染试验   将取自树林的干燥泥土制成细沙后进行创面污染试验。动物致伤后,以电吹筒采用自然温度风力将制好的细纱1 g 均匀地吹到烧伤创面上对创面进行污染,污染后,不作清创,各组分别以对应的外用药直接涂搽创面,再以10层无菌脱脂纱布覆盖创面,以绷带包扎固定,连续包扎3 d 后开启敷料。取痂下组织进行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判断创面侵入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判断创面侵入性感染的标准为:组织细菌量大于105/g判断为侵入性感染[1]。结果如表1。表1各组发生侵入性感染情况[n(略)]    1.3.2 肉芽创面应用情况   将烧伤后50个肉芽创面随机分成聚维酮碘软膏组、聚维酮碘溶液组、磺胺嘧啶银组。实验前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取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细菌量超过105/g 者计入研究统计。然后各组分别涂擦相应的外用药后以无菌敷料包扎连续3 d, 3 d 后开启敷料再以相同的方法取肉芽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感染控制标准:用药后组织细菌量达到105/g 以下者,判断为感染控制。结果:聚维酮碘软膏组18例、聚维酮碘溶液组15例、磺胺嘧啶银组17例,用药前平均细菌数量分别为5.5×107/g、4.7×107/g、6.2×107/g。各组用药后感染控制情况见表2。表2 各组感染控制情况[n(略)]   2 讨论   2.1 从创面的灰尘污染试验来看,动物创面的灰尘污染程度较接近于战场烧伤创面的污染程度。对比不同创面处理方法结果显示,以10%聚维酮碘软膏作为烧伤创面的外用药,3 d 后抗感染情况明显优于0.5%聚维酮碘溶液组及10%磺胺嘧啶银混悬溶液组(Plt;0.01)。从战场处理情况来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