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应用.docVIP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应用   作者:方哲 金海 崔兰 周玉杰 史冬梅 赵迎新 【摘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42例,排除拒绝进入研究患者22例,共120例患者入选。其中单纯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组90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组30例。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期间、30 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心血管事件。结果 OCT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4次。包括 1例发生少量上消化道出血、无死亡、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QCA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24次。其中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死亡,1例进行再次血运重建,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 OCT成像系统能够更好的分辨血管内成分,如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易损斑块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与传统QCA分析比较,具有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趋势。 【关键词】 临界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易损斑块 通过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QCA),能分析出病变的部位、狭窄程度及受累范围,但对病变的性质及组成不能做出很好的评价,尤其对于临界病变〔1〕。目前对于临界病变的定义暂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来说是指QCA确定为30%~50%直径狭窄〔2〕。对于临界病变的诊断采用血管内超声进行评价较多〔3,4〕,而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析方法进行诊断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采用OCT与传统QCA方法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评价患者术后免于心血管事件的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42例。因拒绝进入研究的患者22例,共120例患者入选。排除标准:包括心源性休克、冠脉搭桥术后、肌酐清除率lt;30 ml/min、对阿司匹林、肝素、氯吡格雷不能耐受的患者,预计存活时间lt;1年的患者,拒绝参加研究随访的患者。术中排除的标准:冠脉三支病变、左主干、慢性闭塞性病变。入院后常规给予药物抗栓治疗。对于术前未规律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的患者PCI术前至少24 h前给予300 mg负荷剂量的拜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对于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的患者,继续服用100~300 mg,另外给予300 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于入选患者依据个体情况合适地选用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治疗。   1.2 方法   1.2.1 QCA 分析方法 首先依据选用的造影导管进行比对,6F直径为2 mm,5F为1.667 mm,然后截取最重病变处,以近段10 mm为参考血管直径,选取最重病变位处,测定最小血管直径,直径狭窄定义为(参考血管直径最小血管直径)/参考血管直径。   1.2.2 OCT进行定性分析〔5,6〕 根据超声的光波反射指数不同特征确定斑块的性质①纤维性斑块:由大量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形成;②软斑块: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大量吞噬氧化的LDL颗粒,成为“泡沫细胞”,大量“泡沫细胞”及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碎片组成脂质斑块;③钙化斑块:钙盐沉积于细胞外脂质和细胞碎片、纤维帽甚至中膜内,钙化点逐渐扩大,融合成较大的团块状和片状的钙质沉积;④易损斑块:尤指厚度lt;65 μm薄纤维帽,脂质核心(核心超过斑块40%)伴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在内的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破裂等;⑤红血栓呈暗红色,在纤维素网眼内充满红细胞,常突入管腔;⑥白血栓呈灰白色,由血小板及少量的纤维蛋白构成。   1.2.3 OCT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观察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管腔面积狭窄率。对于未行介入干预的患者,术后继续给拜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服用、氯吡格雷(75 mg/d)至2 w。对于PCI术后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5 d。拜阿司匹林(100~300 mg)、氯吡格雷(75 mg/d)、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至少服用1年。依据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选用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1.3 临床观察 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期间、30 d、3、6、9、12个月心血管事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包括病人按医嘱服用药物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询问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同时要记录当时的时间、治疗措施。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两组免于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