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定常见证诊断标准方法探究
制定常见证诊断标准方法探究
【摘要】 中医学迫切需要制定常见证诊断标准。对常见证的规范研究成果及不足进行分析。把握辨证思维规律,坚持从症辨证原则,进行整体科学设计,统一研究方案、研究内容,证候的全面、规范为基础,建立证候辨证量表是关键,整体性完成约100个常见证诊断标准的制定,有效指导临床辨证
【关键词】 辨证 证候 常见证 诊断 标准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ommon syndrome be constitut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and its de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tion thought,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design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iating according to symptoms, coordinate research plan and content and generally constitute about 100 common syndrome diagnostic standards to effectively guide clinic differentiation with the establishing of symptom group scale as its key point, which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regulative symptom group.
[Key words]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manifestation of syndrome;common syndrome;diagnosis;standard
中、西医学对病变诊断的思维原理和方式有很大差异,病和证的概念及认识角度均有不同。因此,常见证诊断标准的制定,不能照搬西医制定疾病诊断标准的思路与模式,一定要以指导临床准确辨证为目标,必须符合中医学的理论和辨证的原理、规律、方法。在充分吸取已有诊断标准制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整体科学设计。坚持从症辨证的原则,在证候辨证量表的基础上,首批整体完成100个左右常见证诊断标准的制定。这样研制出来的诊断标准,才能被中医界接受,方具实际应用价值。
1 标准制定的意义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精华和优势。中医学的“证”既重要,又极不规范,中医学历史上形成了八纲、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诸多辨证方法,各有一定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而又需要互相补充。中医学对“证”的规律性、系统性,尚认识不够,辨证依据欠客观,不易为临床所掌握。辨证方法多样,概念混淆,病情千变万化,证名异同难辨。由于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现在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结论不一的情况普遍存在。随着中医学理论和对辨证认识的不断发展,对于“证”的规范化和科学评价方法,已成为中医药学几个关键科学现代研究的关键与前沿。“证”的研究走过了50年历程,始终是有进步而无突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证的诊断标准,因此,中医学迫切要求建立规范的、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1]。制定出统一的常见证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疗效评价、科学研究、新药研制、中医教学、国际交流等均属必需。
2 研究现状的分析对“证”的诊断标准,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如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制定了“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2]、血瘀证诊断标准[3],郑筱萸主编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李振吉等编撰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关于中医证候名词的审定[4],赵金铎主编有《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冷方南主编有《中医证候辨证规范》,邓铁涛主编有《中医证候规范》,程绍恩、夏洪生主编《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朱文锋制定了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5]等。这些研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的离开了辨证体系而单独制定某个证的诊断标准,不符合症状全面、整体综合的辨证原理,只列出与该证有关的证候,不可能全面收集病情资料,割裂了证与证之间的有机联系,不可能考虑此证与彼证的鉴别,有的互有差异,如据初步统计,肾虚证的诊断标准有12个版本,血瘀证的诊断标准有14个版本,脾虚证的诊断标准有16个版本等[1],如此多的“标准”,实际就是没有标准,使用者无所适从。二是有的只将该证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经表证临床症状规范化浅谈.doc
- 六点式安全带对生物损伤防护试验探究.doc
- 六黄益津丸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doc
- 兰索拉唑对89例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所致胃肠道 不良反应预.doc
- 共刺激分子B7-H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及意义.doc
- 共表达sCD40LIg及CTLA4Ig双基因修饰原代人内皮细胞包被大鼠.doc
- 关于中国国内护生人格特征探究进展.doc
- 关于中药寒热药性试验红外成像观测.doc
- 关于临床准医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付压力能力水平探究.doc
- 关于临床实习教学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思索.doc
- 2025至2030中国广告策划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考研数学一真题与.pdf
- 2025至2030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供应链管理服务协议条款.doc
- 2025至2030中国广告设计制作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春天的发现作文350字15篇.docx
- 客家的春节700字15篇范文.docx
- 2025至2030中国广告餐巾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报告.docx
-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学习目标设定与实践教案.doc
- 特定应用组件感知的深度神经网络结构剪枝通过软系数优化-计算机科学-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