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用硫酸钙人工骨在脊柱结核手术中应用
医用硫酸钙人工骨在脊柱结核手术中应用
作者:张闻力,刘浩,李坛珠,宋跃明,龚全,李涛,刘立岷
【摘要】 目的]评价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中,应用医用硫酸钙(Osteoset)人工骨与自体骨混合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4月~2006年5月间,对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消除、Osteoset人工骨加自体骨植骨并内固定术。观察患者局部伤口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定期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片和CT扫描),对植骨融合和后凸畸形矫正的情况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不良全身反应。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结核病灶均无复发,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2°±6.7°,末次随访畸形矫正角度未见明显丢失。术后3个月融合率达95.8%,术后6个月24例患者植骨部位均获骨性融合。[结论]Osteoset人工骨在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可以补充植骨量,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满意的临床效果,是一种优良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骨移植替代材料; 自体骨移植; Osteoset
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中,取患者自体骨进行植骨融合的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其来源有限,且取自体骨会带来手术出血增多、供骨区长时间疼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并增加感染机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为了减少手术时间和创伤,避免供骨区并发症,尤其当患者植骨需求量大而自体骨量不足时,就需要考虑另外的补充植骨途径。作为一种骨移植替代材料,医用硫酸钙(Osteoset)人工骨在临床上也得到了较多应用。本科自2004年4月以来使用Osteoset人工骨对部分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共有24例患者经过6~24个月的临床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1~52岁,平均34岁。病史6~2年,平均15个月。包括胸椎结核10例,胸腰段结核4例,腰椎结核7例,腰骶段结核3例。术前后凸畸形Cobbs角10°~45°,平均32.7°,术前依据ASIA(美国脊柱创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标准:A级1例,B级2例,C级4例,D级11例,E级6例。所有患者均遵循如下手术指征:(1)成人脊柱结核,无严重脊柱外结核病损;(2)较大的死骨、冷脓肿,经久不愈的窦道;(3)椎体破坏继发脊柱不稳;(4)脊髓压迫或并发截瘫;(5)严重的或渐进加重的后凸畸形。
1.2 植骨替代材料
Osteoset人工骨是由美国瑞特(Wright)医疗技术公司生产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产品主要分4类:(1)Osteoset颗粒;(2)OsteosetT(含妥布霉素)颗粒;(3)Osteoset DBM(含骨形态生发蛋白BMP)颗粒;(4)MIIG115注射胶质。本组中所使用的为OsteosetT人工替代骨,由手术级硫酸钙加入约4%的硫酸妥布霉素制成。颗粒为圆柱状,直径4.8 mm,高3.3 mm,每粒重100 mg,含妥布霉素4 mg。随着人工骨的降解和重吸收,硫酸妥布霉素在局部被逐渐释放〔8〕。
1.3 术前准备
患者均常规摄胸片排除粟粒性肺结核,术前痰涂片及培养排除开放性肺结核。常规接受2~3周的抗结核药物化疗,一般为3联或4联,包括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或吡嗪酰胺,每周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患者结核中毒症状改善、病变局限及ESR呈现下降趋势后即进行手术治疗。
1.4 手术方法
根据病变累及的节段选择入路:胸椎结核采用经胸入路;胸腰段结核采用侧前方胸膜腹膜外入路;腰椎结核采用“倒八字”切口腹膜外入路。根据椎体破坏的部位及结核坏死组织突入椎管内占位的情况决定采用左侧或右侧入路。本组中右侧入路15例,左侧入路9例。
手术均按以下步骤进行:
1.4.1 清除病灶
彻底清除所有坏死组织,包括脓液、干酪样组织、结核肉芽组织、死骨和坏死的椎间盘,充分解除脊髓压迫。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盐水和乙胺丁醇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及创面,显露椎体的病变部位及上下方正常的椎体,结扎、处理病变节段的血管后,在病变椎体上下方正常椎体内置入螺钉。
1.4.2 植骨材料的准备
胸椎和胸腰椎植骨时,将局部切除的肋骨与Osteoset人工骨均匀混合;腰椎和腰骶段植骨时,取自体髂骨与Osteoset人工骨均匀混合(图1)。
1.4.3 矫形及内固定
安装连接棒或连接板,通过器械撑开器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后,植入混合好的Osteoset人工骨和自体骨(图2)。止血、冲洗创面,病灶处放入链霉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