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合并支原体感染临床体会
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反复发作合并支原体感染临床体会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达75.9%[1],其中有40%~50%的妇女在一生之中有2次货2次以上症状发作。VVC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原检查连续3个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原检查有呈阳性,则属复发,1年中4次或4次以上复发,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2]。国内的相关报道虽然较少,但情况不容忽视。支原体感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中发病率居第三位,为18.3%,其主要致病菌为解脲脲原体(ureapasma urealyticum,Uu)占83.5%[3],其次为人形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有关假丝酵母菌及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的发生率,据报道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对VVC和RVVC患者同时进行支原体培养,以比较二者混合感染率是否不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于衡东县人民医院妇产门诊就诊的典型RVVC患者73例为RVVC组,另选择同期单纯性VVC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8-4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1岁,RVVC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3岁。VVC和RVVC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如产科原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2004年制定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草案)”[2]。
2.方法:参照文献[2],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行破片法半兰染色及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对于RVVC组患者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培养结果行菌种鉴定。lt;1gt;主要试剂:沙氏培养基从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检验科提供;ID-YS真菌鉴定及药敏试剂盒由长沙市天地人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支原体药敏试剂盒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提供。lt;2gt;试验步骤:①破片清耳兰染色筛查:取阴道后穹隆分泌物深片,经革兰染色镜下观察,可见孢子和(或)菌丝者阳性。另取2支无菌棉?子分别置于阴道后壁及宫颈管停留30s,醮取分泌物后迅速防回无菌管中,分别密封并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干燥。②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将阴道后穹窿棉拭子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放置于35摄氏度温箱卵育,24h后观察有无菌落生长,有菌落生长者,深片做革兰染色,镜检证实为酵母菌者,进一步用ID-YST真菌管定卡进行菌种鉴定,同时按照MIC多孔微量平板真菌药敏测试盒使用说明进行真菌药敏测试,放置于35摄氏度温箱卵孵育,24h后观察结果。药敏判断标准参照1998年美国IVCCIS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标准[4]。③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将宫颈管棉?子按照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说明进行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对照组仅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未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对计数资料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 结果
1.两组患者合并支原体感染情况的比较:RVVC组73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为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72.6%;对照组138例患者中,支原体培养为阳性者26例,阳性率18.8%,与R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2.不同真菌检测法与支原体阳性率的关系:rvvc组73例玻片法革兰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其中真菌沙氏培养基阳性39例,阴性34例。沙氏培养基的34例中,支原体培养阳性的24例,阴性10例,阳性率70.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三 讨论
VVC发病的常见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其他诱因有胃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应用避孕药,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VVC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5]。VVC的反复发生是否与其他感染同时存在而相互影响[6],以及VVC的耐药问题,都越来越受到重视。
1.单纯性VVC和RVVC合并支原体感染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假丝酵母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此例在RVVC患者中较单纯性VVC患者明显增高,提示假丝酵母菌与支原体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支原体感染的存在可能与VVC的复发有关,支原体可能是VVC复发和难以把治的因素,其机制可能与两者生长条件、致病机制及毒力有关。
假丝酵母菌在人体内为孢子、菌丝双相型,菌丝相比孢子相毒力更强。假丝酵母菌在PH值2~9之间均能生长,因为酵解糖产酸,通畅PH值lt;4.5,接近正常阴道PH值。当PH值升高,可促进菌丝相发育;Uu体外培养最适宜的pH值为6.0~6.5,Mh为6.6,均能分解胺使pH值升高,当pH值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