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水针治疗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42例体会.docVIP

应用水针治疗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42例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水针治疗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42例体会

应用水针治疗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42例体会  作者:李恩耀郭鑫介小素娄元俊梁东林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水针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但由于神经细胞再生速度缓慢,再生神经及周围组织粘连,失神经萎缩均制约着损伤神经的功能再生。坐骨神经是人体最大、最长的神经。臀部肌肉损伤其局部解剖关系复杂,尤以坐骨神经近侧段损害疗效差。一直被认为是周围神经损伤中最难处理、治疗的部位。作者在经络理论和软组织解剖的基础上选用水针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为我科门诊、住院病人,女14例,男2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3岁。农村患者36例,城镇患者6例。农村患者占85.71%,城镇患者占14.29%。 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在局部注射时或注射结束即出现症状,患儿一般初期症状为注射后臀部疼痛,患肢不能行走,以后臀部疼痛缓解。但出现跛行,继而患足下垂无力,足趾不能背伸,肌张力比健侧低,感觉迟钝等腓总神经劳累症状。股后肌群、小腿后肌群瘫痪,致使病侧的下肢比较细小,膝关节不能自动屈曲,足下垂,步行困难,大腿和小腿皮肤感觉障碍和无汗,且常有血管舒缩及营养障碍,小腿肿胀充血,足部皮肤干燥,足底可能发生穿通性溃疡 1.3治疗方案 水针注射选穴:L4-5夹脊穴、腰阳关、承扶、环跳、阳陵泉、委中、丰隆、足三里、解溪、阿是穴及坐骨神经所支配股后肌群、小腿后肌群取穴,沿途分支支配股后部的股二头肌、半腱肌、胫骨前肌及小腿三头肌;注射用药: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mg+生理盐水100ml稀释、神经节苷脂钠针20mg;注射方法:1周注射3次,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每个穴位注入1—1.5ml,视部位肌块大小而定;神经节苷脂钠针用盐水稀释10ml,5ml注入腰阳关。中间休息7天,接下一疗程,连续1~3疗程。 2疗效判定标准 平均随访3~21个月,按以下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痊愈: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感觉完全恢复正常,肌力Ⅴ级,无任何不适感25例。显效: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感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肌力Ⅳ级,尽最大力量足背屈时较健侧略差14例。有效:腓总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感觉功能较治疗前好转,但走路时仍感费力3例。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0例。 3病案举例 患儿,女,1岁9个月。2009年5月17日就诊。以“发现右下肢走路跛行6月”为代主诉入院。患儿半年前,因发热,肌肉注射氨基比林针与右臀部骶管裂孔旁开约1寸处,后发现患儿走路跛行,以右下肢为重。2个月前患儿走路跛行加重。查:右下肢走路跛行,四肢肌张力低,内收肌角180°,腘窝角180°,足背屈角80°,围巾征(-)。双下肢基本等长。右侧大腿肌肉触之较左侧松软,右侧较左侧稍细。在膝盖上1.5CM处,右侧较左侧细约1CM,在膝盖上10CM处,右侧较前左侧细约1CM.右关节活动不受限。巴氏征(-),右侧腱反射消失,左侧腱反射可引出。肌电图示:右胫骨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未见明显异常。2.股神经传导未见明显异常。3.右胫前肌、腓肠肌内头、股二头肌短头可可见纤颤。锐波余被检肌束未见异常。结论:右坐骨神经损害(近侧端处损害可见)。临床诊断:右坐骨神经损害中医辨证为;痿症(瘀血阻络)水针选穴:L4-5夹脊穴、腰阳关、承扶、环跳、阳陵泉、承山、阿是穴及坐骨神经通道所过之处。水针注射选用维生素B1加维生素B12混合、神经节苷脂钠针,1个疗程结束后,患儿腱反射可引出,走路跛行较前减轻。2个疗程后,患儿走路跛行消失,右下肢肌肉较前丰厚,腱反射可引出。  4体会 坐骨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中医学“痿症”、“下肢痿”、“筋病”等范畴。坐骨神经为人体最粗、最长的神经,由L5及S1-3神经根组成,在梨状肌下方穿过坐骨大切迹,远离骨盆进入臀部,在臀部深面下降,至腘窝上角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但坐骨神经变异较多,即使注射时位置选择在臀部外伤1/4区,也免不了损伤腓总神经,又因腓总神经位于坐骨神经的后外侧,故腓总神经受损的机会多。 本病患者以儿童居多,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①小儿解剖关系与解剖位置的变异②小儿的特点:神经分布表浅,臀部小,臀大肌发育差③年龄小,注射时产生恐惧,哭闹、不合作,导致注射位点不准或进针过深伤及神经④部位选择、注射方向、深度等掌握不当。⑤与药物种类、毒性大小、药物与神经的亲和力、推药速度有关。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发生机制至今仍无明确的统一认识。有人认为单纯针刺伤引起的可能性很小,引起坐骨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为药物本身对局部组织的毒性作用,其次为神经内外的瘢痕压迫[1]。也有人认为是注射部位不当直接损伤了坐骨神经或是药物一次注射量太大刺激坐骨神经以及注射后局部肿胀压迫坐骨神经[2]。文献报道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与针刺损伤和药物本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