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定.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战略大决定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 中 共 角 度: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指导; 3.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4.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作战勇敢; 国民党角度: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4.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战略大决战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温故知新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可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仅174万人,且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 365万人 430万人 国民党军队 装备重型火炮1100余门,有丰富的打大规模运动战的经验,而且积累了城市攻坚战的经验 280万人 130万人 人民解放军 装备及其他 1948年7月 1946年7月 军队 敌我力量对比 说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战略决战选择突破口,什么位置有利,条件有哪些? 兵力对比 敌军态势 我军态势 战局延伸 东北人民解放军兵力在五大战场中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 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意图未定。 东北根据地支援战争物质力量雄厚,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 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 结 果 指 挥 员 参战部队 地 点 时 间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东北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300 万人 290 万人 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辽沈战役结束后 意 义 指 挥 员 参战部队 地 点 时 间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陈毅司令员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课文,以具体史实说明。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20.6万副 挑 子 9.6亿斤 筹 粮 8500只 船 只 76.7万头 牲 畜 88万辆 大小车 30.5万副 担 架 543万人 民 工 结 果 参战部队 地 点 时 间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争取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华北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北平和平解放 三 大 战 役 历史意义 共计歼敌人数 发起时间 战役名称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淮海战役 1848年9月 —11月 辽沈战役 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渡江战役和国民政府的覆灭 (1)渡江战役(1949.4.21) (2)占领南京(1949.4.23)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战略大决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