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原理高激发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原理高激发态

弗兰克—赫兹实验 12级电子科学与技术 刘雪峰 刘云 弗兰克_赫兹简介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指出对于外界提供的能量,只有满足原子跃迁到高能级的能级差,原子才吸收并跃迁,否则不吸收。 实验原理 热阴极K 发射电子,在阴极K 与栅极 之间加反向拒斥电压,电子在加速的过程中与被测气体原子发生碰撞,当加速电压值较小时,电子与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当电压值超过或达到气体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碰撞后将动能部分或全部传递给被测气体,使其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电子本身所剩能量就可能很小,以致通过栅极后不足以克服拒斥电场,达不到板极A,因而电流计中的电流就要显著降低,由于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这样得到板的极电流, 会随GK 之间加速电压 变化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实验原理 K、G1之间加速使得电子具有较高能量 降低温度减少电子平均自由程 实验原理 第一激发态 第一激发态 第一激发态 第一激发态 数据处理 拟合结果为5.064eV 大于理论值4.9eV 误差原因 数据记录记录点不够准确 电炉温度不恒定 高激发态 高激发态 实验原理高激发态 即可以看到第一激发态也可以看到高激发态 汞原子电离电位 汞原子电离电位 汞原子电离电位 电流计方向相反 产生电子数目有限 依然有光电流过程和电离 参考文献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林定移 曾贻伟 物理实验 第 20 卷 第 2 期 夫兰克一赫兹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 李 斌 赵维义 谭 鹏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9月 第21卷第3期 汞原子较高激发能级测量的研究 刘复汉 物理实验 第 5 卷 第 6 期 Franck-Hertz实验的物理过程 何宜鑫 张欣夷 物理实验 第 5 卷 2011年5月 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研究 宋文福 冯正南 朱力 2004 年6 月第17 卷第2 期 谢谢大家 * 复旦双栅柱面型四极式夫兰克赫兹实验管 夫兰克赫兹实验仪 x-y记录仪 微电流放大器 辐射光子产生光电流 电离正离子产生电流 测量值 组合方式 理论值 4.5 a 4.9 9.4 2a 9.8 10.7 a+b 10.3 12.4 a+c 11.6 13.5 2c 13.4 14,9 3a 14.7 15.6 16.7 2a+c 16.5 18.8 a+2c 18.3 19.7 4a 19.6 21.2 3a+c 21.4 22.1 23.2 2a+2c 23.2 25.4 a+3c 25 a=4.9 b=5.46 c=6.7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