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修辞小百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修辞小百科

一、設 問 講話行文,為了引起注意,改變平敘的語氣為詢問的語氣,叫做「設問」。 疑問:心中確有疑問,但是不知道答案。 【例】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提問:為提起下文而發問,答案在問題的後面。 【例】什麼叫做大事呢?大概地說,無論那一件事情,祇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孫文. 立志做大事》 激問:內心已有定見,故意改變行文語氣,以激發本意。 【例】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留侯論》 二、引 用 引用:語文中援用別人的言辭或典故,利用一般人對權威的崇拜及大眾意見的尊重,來增強自己言論的說服力。 明引: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何處。 【例】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暗用:引用時不曾指明出處。 【例】「吹面不寒楊柳風」,不???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春》 (案:語出宋僧志南詩句:「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三、轉 品 轉品: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原來的詞性。這種修辭多半可從其語句上的位置來判斷詞性。 名詞作動詞用 【例】妾不『衣』帛。《訓儉示康》 名詞作形容詞用 【例】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名詞作副詞用 【例】『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諫逐客書》 動詞作名詞用 【例】不該向築路的人,寄予由衷的『感謝』嗎?《熊崑珍.路》 動詞作形容詞用 【例】『落』英繽紛。《桃花源記》 動詞作副詞用 【例】『陰』風怒號。《岳陽樓記》 形容詞作名詞用 【例】縈『青』繚『白』。《始得西山宴遊記》 形容詞作動詞用 【例】親賢臣,『遠』小人。《出師表》 形容詞作副詞用 【例】視吾家所『寡』有者。《馮諼客孟嘗君》 四、誇 飾 誇飾:語言文字中誇張鋪飾,超過了客觀的事實。 空間的誇飾 【例】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岳陽樓記》 時間的誇飾 【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物象的誇飾 【例】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過秦論》 人情的誇飾 【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 數量的誇飾 【例】白髮『三千丈』,離愁似箇長。《李白.秋浦歌》 速度的誇飾 【例】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五、譬 喻 譬喻:一種「借彼喻此」的修辭法。凡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就叫譬喻。 明喻:喻體+喻詞+喻依 【例】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八處士》 隱喻:喻體+喻詞(由繫語「是」、「為」代替)+喻依 【例】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張潮.幽夢影》 略喻:喻體+喻依(省略喻詞) 【例】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 借喻:喻依(省略喻體、喻詞) 【例】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正氣歌》 六、借 代 借代:指談話或行文中,借用其他詞句或名稱,來代替一般經常使用的詞句或名稱。 【例】 1﹒終歲不聞「絲竹」聲-借代「音樂」。 2﹒「兵馬」倥傯-借代「戰爭」。 3﹒「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借代「老人、小孩」。 七、轉 化 描述一切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叫做「轉化」。 人性化:將物擬人 【例】『銜』遠山,『吞』長江。《岳陽樓記》 物性化:將人擬物 【例】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陳情表》 形象化:將虛擬實 【例】逮奉聖朝,『沐浴』清化。《陳情表》 八、映 襯 映襯: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使意義明顯。 反襯:對於一種事物,用恰恰與這種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相反的觀點,加以描述。 【例】『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始得西山宴遊記》 對襯: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或相反的觀點加以形容描寫。 【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九、雙 關 一語同時關顧到兩種事物,叫做「雙關」。 諧音雙關:一個字除本字所含的意義外,又兼含另一個與本字同音的字的意義。 【例】學生多四眼,勤讀成『進士』。 詞義雙關:一個詞在句中兼含兩種意思。 【例】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飲馬長城窟行》 (案:輾轉既指在床上的翻來覆去不成眠,也指反覆思念。) 句義雙關:指一句話,或是一段文字,雙關到兩件事物。 【例】東德當真是一片漆黑,連一盞燈都不見! (案:寫東德所見之景,也暗示東德人的命運。) 十、婉 曲 婉曲:說話或作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本意。 【例】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案:以「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