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1.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1

加强师德修养 塑造完美人格 主讲人:杨庭江 2013年7月17日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这本书总分为一个绪论和六个主题,分别为绪论;主题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主题二:师生交往中的师德;主题三:合作与互助中的教师职业道德;主题四: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心理健康;主题五: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主题六: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师德。 概 述 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发展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1、“爱生、奉献”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收支平衡”, 因为对学生的付出无法测量,教师的成果也很难量化。 2、“爱生、奉献” 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立竿影”,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职业。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性——爱生、奉献 3、“爱生、奉献” 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期待“鲜花和掌声”,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我们的劳动不直 接创造财富,是借助学的的劳动成果来体现自己的社 会价值的。 4、“爱生、奉献” 只意味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爱心。 因为这是一个触及儿童心灵的职业,我们的劳动付出是 在这个基础上见成效的,无论是为了丰收学业还是完善 人格,这是最为可靠的不可缺失的前提。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社会工具以人为本 1、通过培养“政治人”为古代社会服务——培养“忠臣” “卫道士”“隐士”“奴才” 2、通过培养“经济人”为现代社会服务——人才“加工厂” 3、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 社会——素质教育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含义——尊严发展 过去:“照亮了别人,牺牲自己”——失去了自豪感, 丧失了幸福感——不和谐,不双赢。 今天:“成就了别人,发展了自己”——桃李满天的满 足感,专家创造的成就感,创新超越的自豪感——和 美与共的持续发展。 二、教师职业倦怠与师德建设 (一)职业倦怠与表现: 职业倦怠: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的状态,是身心能量 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具体表现:职业倦怠患者以消极的心境和态度对待工作,把自己 当作知识的搬运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没有起色,没有 目标,工作不讲成效。在认知上对事物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和推 理能力降低;在情绪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意志上体 现盲目和妥协特征。 症状:躯体——智力——心理(失调、家庭多疑关系)——行为 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外部环境:提高职业声望——解决待遇不公——减轻工作负荷——降低社会期待——改善工作环境 心理自调:人格特征——心理调适——体验创造 缓解压力的方法:一是及时调适;二是转移;三是 升华;四是合理化;五是合理宣泄;六是主动用语 言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及基本对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因此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问题,主要是在教书育人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当前 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多样,归根结底是树立“以人为本” 的信念问题,另外还有倡导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 术的问题。 主要问题: 1、树立“以人为本”信念问题 (1)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发展, 突出人的需要。对于教师来说,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把学 生放在首位。 (2)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幸福、自主 和尊严,把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根本的目标。 (3)以人为本的信念,就是要充分体现人文的关怀和道德 的情感,把学生的冷暖苦乐放在心上。 2、在师德中体现智慧、讲求艺术的问题 基本对策: 1、让师德与体验同长——空谈与体验 直接与间接体验 如果教师生活在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就会热爱教育,爱岗敬业; 如果教师生活在互助接纳的人际环境中,就会善待学生,善于合作; 如果教师走进明亮有序的教室之中,就会精神抖擞,情绪饱满;如果教师在宽容公平的制度下工作,就会自主创造,大度正义。 2、让师德与智慧同在【案例】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 3、让师德与发展同行——发展必须有矛盾、有冲突,有正 反发展,是动态过程 4、让师德在互动中构建(辩证)——个体因素:独善其身、 自我修炼; 环境因素:交流互动、思想碰撞、互相启发、寻求答案,是一 种“人际”智能。 四、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活主体,直接和间接影响教育对象 1、在上课铃敲响之前,务必精神饱满、信心十足地出现在学生 面前,不要忘了以自己的方式向学生问好和道别。 2、教学是一种仪式,教师走进教室,务必带着课本、教案和学 生名册,并带着微笑、带着欣赏走进课堂。 3、教师仪容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美育,从教 师的仪容开始;德育,从教师的言行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