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言分布特征与方言特点分析 研究论文.doc

江苏方言分布特征与方言特点分析 研究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方言分布特征与方言特点分析 研究论文

江苏方言分布特征与方言特点分析 研究论文 江苏方言就本省而论,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把本省方言分为四区,与本书对照,第一区江淮方言区,第二区吴方言区,第三区通泰片,第四区北方方言区,依《中国语言地图集》把第三区并入第一区,作为一个方言片,是符合方言性质的。 本省方言的分布,三大区在地域上是集中的,但都不是完整的,而是大方言区的一部分,分属官话大区和吴方言区,而且都偏在一方,因此方言间的边界交错,有很长的边界线。边界线上的方言交互影响,语言现象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本省方言的复杂性。溧水、金坛两县原本都在吴方言区,但是半个世纪以来,江淮方言逐步渗入,现今县城已普遍说江淮方言,公共交际已不再说吴方言,老年人之间和农村还有吴方言的存在,但已日见衰微了。不管在城镇还是在农村都有双语现象,其间有各种过渡词语和说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类此情况,一县之内在语音上有等级差别,泗洪具的入声字,自南向北逐步减少,最南部入声基本齐全,最北部入声已不存在,中部则相当混乱,老年人和青年人大不相同;通州市的浊辅音,自西向东逐步增多,“通东活”是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过渡区。此外,省内许多地方有外来移民,他们聚居成片,说着原籍的方言,形成大小不等的方言岛,这种方言岛和周边方言同样是处于边界线上,所不同的是方言岛人数少,在被包围之中,岛内的人不得不实行双语制,岛内外的话都会说。全省有方言岛数十处,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响水、滨海、大丰地区和苏南丘岭地带宜兴、溧阳、丹阳、句容地区。目前关于江苏方言边界上和方言岛的方言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但是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25个在本地区是中心城市,语言影响较大的重点方言是:苏州、吴江、常熟、无锡、常州、海门、丹阳、高淳、南通、如皋、泰州、盐城、阜宁、镇江、扬州、宝应、盱眙、淮阴、泗洪、连云港、东海、南京、赣榆、邳州、徐州。其中7个方言片可各选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方言点,作为全省方言的代表点,即苏州、常州、南京、扬州、泰州、徐州、赣榆。在方言区的边缘地带,语言现象比较复杂,如丹阳、高淳、东海、泗洪、赣榆等。 本省三大方言区分布如下: 江淮方言区。分布于南京、扬州、镇江、淮阴、盐城市和南通、连云港两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3600余万。本区分扬淮、南京、通泰三片。响水、滨海两县沿海地区有山东移民。大丰县有吴语区移民。洪泽县有徐州移民。句容市有河南、湖北移民。 吴方言区。分布于苏州、无锡、常州市和南通、镇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1800余万。本区分苏州、常州两片。宜兴有浙江、福建、河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移民。丹阳、溧阳有河南、湖北移民,数量多较集中。昆山有江淮方言岛。 北方方言区。分布于徐州市和连云港、淮阴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900余万。本区分徐州、赣榆两片。赣榆、沛县有山东移民。 江苏方言的地理分布特征初探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在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更是地方文化认同最鲜活的体现。研究方言的空间分布和地区差异,是文化地理学上重要的一个方面。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南黄海。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在全国是面积很小的几个省份之一,但是境跨吴方言、江淮方言和北方方言三个方言区,在汉语地区算是方言复杂的省份。吴、江淮、北三足鼎立,南北交汇,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犬牙交错,是江苏方言地理分布的主要特征。1、江苏方言的分布现状 1.1概述 自西向东流经江苏的长江、淮河(今在洪泽湖以东为废黄河,其南数公里为苏北灌溉总渠)两条大河,把江苏省境大体分为三块,现在这三块正好各有一个自己的方言。长江以南绝大多数是吴方言,长江以北至淮河两岸是江淮方言,淮河以北约一百公里以外则是北方方言[4],但这只是大体的划分,因为这三大方言区都有一些渗过天堑的桥头堡,牢牢地进入对方的地盘[5]。如吴方言和江淮方言基本上划江而治,然而长江天堑并没有把这两大方言截然分开,大体以扬中为中心,于东,吴方言越江至靖江、海门、启东;于西,江淮方言在江南伸展出很大一块地区,南京、镇江、句容、江宁、丹徒的方言皆与吴方言迥异。 1.2 三大方言的分布现状及内部分区 江苏省是吴方言、江淮方言的主要分布区。吴方言,又称吴语或吴侬软语,使用人口约占全省的1/4,主要分布在镇江以东的江南以及江北南通的部分地区,其按内部差异又可分为苏州、常州、高淳三片(方言地理学上则分属更大范围的太湖、宣州两片)。江淮方言,又称江淮语或下江官话,是本省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方言,接近60%强,省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扬州、镇江、淮安均属江淮方言。江苏江淮方言内部因为地跨江南,江淮,淮北,差异十分明显,在本文中,笔者综合多方因素,将其分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