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喜乐:从文学狂徒到税务志专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喜乐:从文学狂徒到税务志专家   他对文学的狂热从二十年前持续至今,文学以外的其他事情在他眼里好像都是附属品。   他一路写,从富平一个偏僻的乡村税务所,一直写进省城的国税局。   从外表看,他不像个狂热分子。可是当和他面对面,听他讲述自己最初的创作经历,一幅荒诞派的画面感便油然而生,一如他的名字,有喜有乐。   接近年关,接受采访的前一晚,林喜乐和朋友们喝酒喝大了,加之稍有感冒,见面说话时嗓音低沉沙哑。桌上堆着数部他自己出版的书,以及新近收录他作品的一些期刊,包括《滇池》《大家》等国内知名的文学类期刊。   林喜乐是富平留古人。1967年生,属羊。最初单位录档案时错把7写成了9,如今便只能将错就错,一直当着1969年生人。   军营起步   严格来说,林喜乐是当兵出身。高中毕业后,他入伍到中央警卫团当了三年兵。上世纪80年代,当兵、考学、接班,是年轻人的几条出路。父亲在税务单位工作,后来哥哥接班进了税务局,而林喜乐回忆其高中毕业时,好像对学习的事儿不大感兴趣,就想着要去当兵。   1987年秋,树叶刚刚染上秋天的淡黄,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报名参军的林喜乐却还没能换装,他和十几个中央警卫团挑选出来的青年,默默地站在大院的一角,心里空荡荡的。中央警卫团前来带兵的张连长说,政审过后还要再体检一次,不合格的今年就走不了了,大家先回家待命。   年轻的林喜乐第一次尝到了度日如年的感觉,他不知道政审都要审什么,要履行哪些手续和过程,在家干等的十多天里,他怀疑张连长一定是把自己忘了。“走不了了!”这种压抑的想法昼夜折磨着他。坐卧不宁中,忽有一天,张连长在乡武装干事陪同下家访来了。身体复查合格后,去部队的事情就定下来了,悬了十多天的一颗心总算落定了。   不久,在明媚的秋阳中,林喜乐和19名朝气蓬勃的富平青年,在渭南火车站集合,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在中央警卫团服役期间,由于训练和执勤比较枯燥,业余时间,林喜乐就积极参加部队的各种文化活动。1988年,他写的散文征文《军旗魂》出乎意料地获了个一等奖,天作之合地成了写作培养对象,并从此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文学的种子。   命运和人生经常开玩笑,林喜乐喜欢部队生活,却没有留下来的种种理由和条件。1990年末,他光荣复员,回到了富平老家。   1992年7月,林喜乐被分配进了富平县税务系统,庄里税务分局是他参加税收工作的第一个单位。部队生活不仅培养他爱上了文学,还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养成了稳重宽厚的性格。他像当兵时一样朝气蓬勃,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干完工作之余,经常和三两个文学青年谈经论道,举杯抒怀。在庄里镇工作的三年里,业余时间都被用在了“清谈文学”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喜乐意识到眼高手低的谈论代替不了写作的真功夫。由于庄里镇的环境人熟事多,不利于读书写作,要静心写作,就必须离开喧嚣之处去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   林喜乐说自己一向喜欢农村,在富平留古的老家一直住到当兵离开,内心深处对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他决然选择离开庄里镇,向领导要求去距离县城较远的美原镇工作。   1995年秋,林喜乐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美原镇税务所。这里的环境和他想象的差不多,民风淳朴,经济落后,条件艰苦,虽然工作任务有压力,但环境清净,心里踏实,完全没有庄里镇的浮躁和酒气,的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如鱼得水啊!”采访中,林喜乐乐呵呵地回忆那段至今向往的创作状态,“那会儿很快给自己制订了读书计划,全身心地进入了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的阶段。”   执着追求   林喜乐的工作,是在整个乡镇跑动,征税、宣传税收。他笑说,乡镇多大,自己的办公室就有多大。   尽管地方不小,可找一本值得读的书却有难度。如果偶然得到一本喜欢的小说,林喜乐会翻来覆去读七八遍,要把小说读到“支离破碎的程度”。所谓“支离破碎”,就是要把小说的结构方法、情节线索、细节组合全部厘清,然后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故事情节的好处和不足,从中体会写作特点和表现手法。这种读书方法别具特色,也只有像林喜乐这种有心人才会如此,一般人难有这份耐心。   因为工作的地方距离县城较远,林喜乐一般是每礼拜回家一次。县城比起乡镇来肯定容易搜罗书籍,一有空闲,他就去书店买书,去朋友家里借书,然后再带到乡镇去,边工作边学习。在美原镇工作的前期,他看遍了能买到、借到、租到的所有书刊,包括生涩难懂的老中医专著,以此扩展视野。   1995年至1999年,林喜乐曾埋头写了多篇短篇小说,但没能真正发表过一篇,每每将小说寄出,便如同泥牛入海。林喜乐不服,但同时他也冷静地意识到,一定是自己的小说在质量上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反省提高。   “写了五年没发表过一篇,对多数人而言肯定就放弃了,这也是多数人不能成为作家的原因。”但林喜乐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