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训诂学内容
4.以疏略而省: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当云:“沽酒不饮,市脯不食。” 《左传·襄公二年》:“齐侯伐莱,莱人使正舆子赂夙沙卫以索马牛,皆百匹,齐师乃还。”杜注:“夙沙卫,齐寺人。索,简拣好者。”按:当云 “马百匹,牛百头”。 * 第二章 训诂学的内容 训诂学的内容,主要的有如下两点: 一、释词和解句。 二、辨析古书异例。 第一节 释词和解句 所谓释词,就是解释古书中字和词的含意这可以说是训诂学的核心内容。有人甚至称训诂学为词义学,这种称呼未必确当,但却反映了释词在训诂学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前代学者对於释词的重要性,曾有精到的论述,如清代著名学者戴震在《与是仲明论学书》中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戴震集》卷九) 戴氏在《古经解钩沈序》中又说:“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躐等。” (《戴震集》卷十) 戴氏最反对那种离开字、词、句的具体分析而空谈圣贤之道的浮誇的学风。在《尔雅注疏笺补序》中,他说:“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戴震集》卷三)在《沈学子文集序》中,戴氏以极其精粹的语言,总结出“离词”、“辨言”、“闻道”这样一个治学的公式,他说:“凡学始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戴震集》卷十一) 乾嘉学派的另一位著名学者钱大昕,在《經籍籑詁序》一文中,也提出了跟戴震一样的观点,他说:“有文字而後有诂训,有诂训而後有义理。诂训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乎诂训之外者也。”从上引戴震和钱大昕的话,可以看出训诂学的基本内容就是释词和解句,而在这二者之中,释词又是首要的,第一位的,正如黄侃所说:“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义。”(《文字声韻训诂笔记》页195) 《诗经》开卷第一篇《关雎》第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要读懂这四句诗,首先必须懂得关关、雎鸠、洲、窈窕、淑、逑这些词儿的意思是什麽。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传:“思,辞也。” 《诗经·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 郑笺:“式,发声也。” 《诗·大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 孔疏:“然者,然上语,则者,则下事,因前起后之势也。”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传:“氓,民也。” 《孟子·公孙丑上》:“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氓矣。”赵歧章句:“氓者,谓其民也。” 《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传:“如云,言盛也。” 《鄘风·君子偕老》:“鬒zhěn发如云,不屑髢dí也。”传:“如云,言美长也。” 《说文》:“云,山川气也。” 又如:《小雅·常棣》:“外御其务。”笺:“务,侮也。” 《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笺云:“泮,读为畔。”《说文》:“泮,诸侯乡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从水从半,半亦声。” 《左传·襄公十一年》:“围郑,观兵于南门。”杜预:“观,示也。” 《国语·周语》:“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观,示也。” 《庄子·列御寇》:“为外刑者金与木也。”郭象注:“金谓刀锯斧钺,木谓棰楚桎梏。” 《吕氏春秋·求人》:“功绩铭于金石,著于盘盂。”高诱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 《淮南子》:“襄子击金而退之。” 高诱注:“军法,鼓以进众,钲以退之。” 《后汉书·冯衍传》:“怀金垂紫。” 李贤注:“金谓印也。” 训诂学的内容除了释词而外,还要进一步去解句,即解释整个句子的含意。 《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否卬,卬须我友。” 传:“卬,我也。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婚姻不成。”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传:“妇人,夫不在,无容饰。” 《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毛传:“矢,誓;靡,无;之,至也。至已死,信无它心。” 《楚辞·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王逸章句:“淹,久也。代,更也。序,次也。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往秋来,以次相代,言天时易过,人年易老也。” 而为要弄通句意,还必须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对於某些特殊的修辞现象,也不能忽略,所以语法和修辞,也是训诂学所不能不过问的。例如: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姜氏何厌之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