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利建设 中的规划 、配套和管理三大 问题
年来 的经验教训
( 年 )
一、 年来水利建设 的主要成绩和 问题
年来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 。全 国整修了 万 的堤防和圩垸,保护了
亿亩农 田;疏浚开挖 了许多排洪 、排涝河道 ,使 亿亩易涝耕地 中的 亿亩得到 了初
步治理 ;修建 了大 中小型水库 万多座 ,万亩 以上灌区 处,打机 电井 万眼,装
排灌机械 万 ,使灌溉面积 由新 中国成立初期的 亿亩增至 亿亩;并在 亿
亩盐碱地 中改 良了 亿亩;在吃水 困难 的 万人中解决了 多万人;在农村还安
装 了小水 电发 电机组 万 。这些水利水电设施,在保证城乡人民防洪安全 、发展农业
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许多省分严重干旱 ,全 国粮食产量
仍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江苏省在大旱之年 ,粮食产量 比历史最高 的 年还 多十几亿斤。
目前,水利建设状况还不能适应加快农业发展 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
大江大河还未根治 ,一般 只能防御十几年至几十年一遇 的洪水 ,遇到更大洪水仍
会成灾 。
)旱涝保收的面积还不够多,全 国人均只有 亩 。
建设速度还不够快 ,平均每年只增加灌溉面积 万亩 。
投资效果还不够高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国家水利建设拨款累计达 多亿元,连 同
地方及群众投资投工数量很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返工造成浪费。
)水利设施在地 区分布上不够均衡 ,西北、西南、东北 以及 山区、草原、革命老根
据地和边境地区的水利条件差,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
年来 的水利建设也走过一些弯路 ,如果各方面 的工作做得好一点,那么可取得 的成
绩就会更大 。影响水利建设成效的主要是规划 、配套和管理三大 问题 。兹分述如下 。
水利规划决定水利建设战略方针 的正误
在 年代 的初 、中期,水利规划工作 比较谨慎 ,较多依靠 国内科技人员和群众多做调
查研 究,重视 自然 、技术和经济条件 。各项工程 的修建,如长江、淮河 、黄河 的堤防、荆
江分洪区和黄河石头庄滞洪区以及淮河的一些分洪道,官厅、佛子岭、梅山等许多水库,人
民胜利渠等若干个大型灌溉工程 ,都是 比较 多快好省 的,取得 了较大 的经济效果 。就连现
在黄土高原上 的水土保持治理样板如 曲峪大 队和高西沟大 队等 ,也是在 当时 由科技专家帮
助规划 的。
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促使各条战线对过去 的工作进行反思 。 本文是作者对新 中国成立 年来影响水利建设效果
的三大 问题进行剖析 ,并提 出了今后改革提高的建议 。
年以后的几年中,在发动群众大规模兴修水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有不足,
主要原因如下:
受 “左”的影响,夸大 了人 的主观作用 ,忽视 了 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 ,过高估
计经济发展速度 ,提 出了一些像 “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 ”和几年 内实现水利化等不切
实际的 口号。
)受 “反右 ”的影响,贬低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 ,夸大政治和领导的作用 ,有 的
靠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搞水利建设,以致造成 “张书记挖、李书记填”瞎指挥盛行的局面 。
)片面强调 “以蓄为主”,不是因地制宜地综合采用蓄、泄、滞、分、提、引等多种
途径,以致在 山区要 “多少毫米雨水不出沟”,在平原地区大搞河网化,要 “一块地对一块
天”把雨水全拦起来 。在引黄灌区搞大水漫灌,有灌无排,几年时间就形成大面积盐碱化 。
)强调 “群众 自办为主 ”的方针 ,若干地 区要农 民自带粮食 、工具出义务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