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的双轨制 朱辰骏 谢志红.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设计的双轨制 朱辰骏 谢志红

日本设计的双轨制 民族特色 也许是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环境所致,处于浩瀚大海包围中的日本,使其呈现出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辽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这种矛盾的地理状态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从,既自尊、又自卑,既勇猛、又胆怯,既爱美、又黩武,既粗鲁、又文明的国民特性,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则是既自然、又人工;既伤感、又亢奋;既张扬、又含蓄;既传统、又前卫;既狰狞、又温情;使日本的设计艺术构成了一幅幅特有图像的景观:似是而非,矛盾共生。 这种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日本民族复杂暧昧、琢磨不透的多重性格。使得这个崇尚礼仪、追求美感、讲究艺术情趣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穷兵黩武、残暴成性的民族。如同日本武士道一样,刚强与优雅、残忍与温柔并存,构成了日本人独特的自相矛盾的秉性。日本的设计艺术也是如此,它既简朴,又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温情的一面,又有张牙舞爪狰狞的一面。 民族文化 日本文化最突出的就是武士道精神。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另一个突出的就是禅宗对于日本的影响。禅不是一个实物,它是心灵智慧不经意的流露、不刻意造作,豁达开朗的自然真心,它是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人人都能领悟,但因内涵不同,境界高低也不同。禅的滋味又是形形色色的,每个人都可悟禅, 禅是空灵的豁达,是性空的奇妙体验。禅,也不用刻意去寻觅,可它又是无处不在,只要悟,即可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世间万物的枯荣变化,都不要放在心上,表现出禅师处世的淡泊与无心。 禅 禅宗与设计的结合往往令日本艺术家们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并成为他们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因而,在他们的建筑、园林、插花、陶艺等设计艺术理念中,普遍认为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所以在他们的创作中,他们常将那些江边暮雪、山村落日、渔舟晚唱、石幽水寂、山乡野趣等等,一些含有禅机的意象,巧妙地纳入自己用图形或形态构筑的自由王国,追求一种清远幽深的意境。在享受自然风物之美的同时,含蓄委婉地传达出自己的心性所在。 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 背景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国很大的影响,一直被局限在东方的审美范畴里。 19世纪末叶,日本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 发展 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找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 发展 2. 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实际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 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发展 日本设计的发展历程 3. 成长阶段(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