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全国)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 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ppt

2015届高考历史(全国)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 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全国)二轮复习课件:专题6 觉醒和探索——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

长”的观点。 (3)材料二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 (3)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 面。 辛亥革命的影响:器物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 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1)主要趋向:“半边缘化”“衰败化”“革命化” “现代化”。“半边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任举一例,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未诞生出符合历史潮流的经济,没有提出合 理进步的革命纲领。因此,非但没有促进现代经济的增长,反而在 很大程度上对南方的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 14.历史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作品也能反映历史。 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 请观察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对油画《宽容》进行历史解读。(要点 应包括画面场景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作者是怎样表现主 题的;油画的史学价值) 【答案】????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或民国初年,或五四运动前后。 地点:北京大学。 原因: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实行“思想自由,兼容 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逐渐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表现:人物构成既聚集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大批新 文化人,也兼容一些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包容东西,新文化运动就是 在宽松的氛围中发展起来的;通过服饰、发型和动作表情(拿着报 纸、杂志讨论、交流状)等,表现“宽容”主题。 史学价值:作者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并寄寓着 自己的理想;该油画虽然不是原始史料,却反映着历史。 1.“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 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 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大一统制度  D.郡县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解析】????材料意在表明秦汉制度是沿袭前代的。A项皇帝制度 是秦始皇首创的,可排除;B项世袭制度过于笼统,没有具体出现的 时间;C项大一统制度是汉武帝时期才出现的;只有郡县制是战国时 出现,被秦汉沿用过来的,D项正确。 【答案】????D 2.明初,明太祖曾下令规定:“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 穿绢布。如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亦不许穿绸纱。”此规定(???? ????)。 A.是为了宣扬节俭之风  B.表明了社会经济贫困 C.有利于杜绝奢侈浪费  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解析】????材料中的绸纱比绢布名贵,允许农民穿绸纱而禁止商人 穿,体现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于农民,这是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答案】????D 3.“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如果他在当时的北 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 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 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 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 【解析】????粉彩瓷是在清康熙晚期出现的,1609年是明朝时期,A项 错误;工厂制度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时期,B项错 误;科举考试从隋朝一直延续到1905年,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最重要的作家,C项正确;火车机车出现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 工业革命时期,D项错误。 【答案】????C A.外国商品没有进入中国 B.外国商品价格昂贵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中国经济独立于世界 4.19世纪50年代初,一个在中国三个省份住了十年的英国人说道: “我还没有看见过一个靠劳作生活的中国人穿过一件用我们的布 料做的衣服。”这表明( ????)。 【解析】????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外国商品很难在中国畅 销,C项正确;19世纪50年代外国商品已经进入中国,A项不正确;外 国商品质优价廉,B项不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步成为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D项不正确。 【答案】????C 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 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 了实业。”下列有关三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做出的 C.他们三人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他们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解析】????1895年甲午战后,当时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改变落后 的社会制度,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张謇的选择与之不符,A项错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标志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B项错误; 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