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对蜀国的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葛亮对蜀国的贡献

诸葛亮对蜀国的贡献 一、隆中对策 “隆中对策”是刘备三顾茅庐是初次见到诸葛亮,谈论天下大事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若要实现统一大业应采取的方针政策。其内容包括四部分: 1、总结汉末以来北方客观形势,強调“人谋”的重要性。“自董卓以来,天下豪杰并举。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 诸葛亮对董卓大乱以来天下大势的分析,军阀混战、割据四方,而北方的两大势力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后,灭袁绍,曹操统一了北方。诸葛亮告诉刘备曹操之所以弱能胜强,统一北方,“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这是对汉末以来北方形势的客观总结。 “人谋”是指:袁绍家族四世三公,名声显赫,门生故吏遍天下,手下人才众多;占有冀、豫等州,地域广大,财力雄厚;人口众多,兵力強大。相反曹操是宦官后代,地盘微小、兵力不足。然而曹操有进取而统一国家之志,制定了三条正确的政策:“修耕织以续军资”、“奉天子以讨不臣”、“唯才是举”,这三条政策的实施使曹操变劣势为优势,打败了袁绍。诸葛亮强调“天时”“人谋”,实际是建议刘备既要顺应历史潮流,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采取正确的谋略完成统一大业。 2、提出建国方略。首先夺取荆州为立足之地,继而夺取益州建立政权,他分析当前客观情况是:北方已定,无法与曹操争雄,江东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故只能采取联合的政策,不能打他的主意。而荆州是“北据汉沔,西通巴蜀,东连吴会”的军事重镇,州牧刘表没有能力守住这块土地。刘备应夺取荆州为立足之地。但荆州四通八达,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荆州建立政权是不安定的。取荊州后,备应夺取益州为后方,因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其主刘璋不是守得住益州的人才,益州的人民皆盼明主,因此益州也是容易到手的,如果取得荊益巴蜀,则可与孙曹成鼎足之势。 3、实施正确的内外政策治理国家,聚集力量,等待时机。:“若跨有荊益”,对内则“保其岩阻,内修政理”“西和诸戍,南抚夷越”.对外则“结好孙权”。在执行了这一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上,等待“天下有变”这一时机到来。 4、时机成熟则两路出兵北伐,完成统一大业。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苑洛”,刘备就可以“亲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关中)”,打下洛阳和关中,恢复汉室旧有河山。 二、酬“三顾”实践《隆中对策》。刘备听他的分析得头头是道,相见恨晚,恳请诸葛亮出山。此后隆中对策就成了蜀汉建国治国一切政治、军事活动的基本指导方针。 1、夺荊、益,建国。自此后12年中,这一计划进展顺利,刘备势力蒸蒸日上。公元208年孙刘联军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中分荊州,刘备才有了一块土地。公元214年,备夺得益州,219年夺得汉中。220年,刘备称帝建蜀汉,都成都。 2、白帝城托孤。然而219年,荆州守将关羽违背了诸葛亮“联吴”的方针,骄傲轻敌,被吕蒙袭杀,失掉荆州。222年,刘备不听诸葛亮劝阻,打着为关羽报仇旗号举倾国之兵伐吴,欲夺回荊州,在夷陵大败几乎全军覆没。刘备逃回白帝城病死,临死托孤将蜀国和刘禅托与诸葛亮。 3、鞠躬治蜀酬“三顾”。这使“隆中对策”计划遭到的重大挫折和破坏。因为失掉荊州就失掉进攻中原的军事基地,而诸葛亮“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苑洛”计划也就落空;夷陵之败使蜀国人力财力深受损失,元气大伤;孙刘联盟破裂。西南少数民族乘机叛变,国内经济贫乏。蜀国面临极大的困难。 可是,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为完成他的理想和报负,辅佐后主刘禅即皇帝位,毅然在这内忧外患之际担负起了挽救蜀国,治理蜀国的重任。措施: (1)、恢复同孙权的友好关系,缓和吴蜀矛盾。先派邓芝使吴,表愿和好之意。229年孙权称帝,亮派人送贺表,以示对他那个政权的承认。这样,两国联盟重新建立。 (2)、继续执行刘备任人唯贤的方针,选拔培养人才。 (3)、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维修都江堰,确保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鼓励种桑织锦,加强蜀锦生产和盐业的管理,并组织军队屯田汉中,以解决蜀汉政权的钱粮之需。 (4)、追求民族和解,平定南中。于225年着手解决西南少数贵族叛乱。诸葛亮亲自出征,采用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在第七次释放他时,获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表示从此不再反叛。通过安抚政策,达到安定后方的政治目的,使南中“纲纪初定,夷汉初安”。迅速的稳定了西南局势,解除后顾之忧,并在南中地区取得人力财力上的支持。这是诸葛亮一生中处理最得当的大事。 (5)、政治上厉行法制,加强中央集权。制定和颁布了《蜀科》等法令、条例。打击、限制不法官吏和豪强,并加强教育。对追随他们入蜀的官员将领和蜀人,一视同仁,执法公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遺,强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