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名汤用彤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书名:汤用彤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978-7-300-20685-1
著者:汤一介 赵建永
责任编辑:陈石军 吕鹏涛
成品:160*230页数:490
纸张:70克玉龙胶
装帧:平装
出版时间:2015-05-31_
定价:78.00元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卖点
《汤用彤卷》选编了近代著名学者汤用彤1949年之前的主要著作,是研究汤用彤思想的重要资料;
由汤一介先生生前主编,选取汤用彤先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重要史料。
◆ 读者定位
1、史学研究者
2、历史爱好者
人物简介
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湖北省黄梅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191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18年赴美留学,入汉姆林大学哲学系。1919年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192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次年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9年起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主要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等。
编者简介
汤一介(1927—2014),系汤用彤哲嗣。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赵建永,1972年生,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是汤一介先生培养的博士后。自1996年起,做汤一介先生学术助手,协助整理校订《汤用彤全集》。博士学位论文《论汤用彤的中国哲学研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主持有关汤用彤学术思想研究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
本书选入了近代著名学者汤用彤写作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主要著作,也是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篇幅的原因,《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选取了围绕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竺道生等高僧的前后相关章节,而《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的内容均全部选入。这三部著作在今天仍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经典著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导言 印度哲学史略 绪论 第一章《黎俱吠陀》及《阿闼婆吠陀》 第二章《梵书》及《奥义书》 第三章释迦同时诸外道 第四章耆那教与邪命外道 第五章佛教之发展 第六章婆罗门教之变迁 第七章数论 第八章瑜伽论 第九章胜论 第十章正理论 第十一章前弥曼差论 第十二章商羯罗之吠檀多论 重印后记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节选) 第六章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 第八章释道安 第九章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 第十章鸠摩罗什及其门下 第十一章释慧远 第十六章竺道生 第十七章南方涅槃佛性诸说 第十八章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 第十九章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 跋 魏晋玄学论稿 小引 读《人物志》 言意之辨 魏晋玄学流别略论 王弼大衍义略释 王弼圣人有情义释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向郭义之庄周与孔子 谢灵运《辨宗论》书后 附录:魏晋思想的发展 引用书简目 汤用彤先生年谱简编 后记
历史
书摘
导言 汤用彤先生(18938.2—1964.5.1,字锡予)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佛教史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和国学大师,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涌现出的一批学贯东西、会通古今的大师级思想家的代表之一。他身处一个新旧过渡的时代,这种过渡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用彤先生的全部思想即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展开,以解决中国文化如何实现新旧顺利过渡的时代问题为其核心,并推动了这一时代学术发展的新陈代谢,从而使其学术人生鲜明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可谓中国学术近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一、思想酝酿——新旧过渡 (一)新旧教育 用彤先生家学渊源深厚,他中年时用“幼承庭训,早览乙部”来描述自己的家学传统教育。1908年,用彤先生随父亲来到北京,就学于北京顺天高等学堂,接受新式教育。该学堂前身是戊戌维新时期就开始筹设的顺天府中学堂。用彤先生除了上国文课外,还学习英文和数、理、化各科。用彤先生在戊班,梁漱溟在丙班,张申府在丁班,李继侗与郑天挺在庚班,一个年级为一班。他尝与梁漱溟共读印度哲学之书与佛教典籍。稍早考入顺天学堂的梁漱溟,当时名梁焕鼎,其回忆录中多次提及用彤先生等昔日中学同窗。 1909年7月,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成立,同时筹备附设肄业馆,让各地考选来的学生在此学习留学相关知识。1911年3月,用彤先生与吴宓分别从北京顺天学堂、西安宏道学堂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商丘市救助站安检门、监控系统项目.doc
- 三水区驿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工程.doc
- 上海交通大学法律基础课复习思考题.doc
-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oc
- 韶关市技师学院校园广播电视台设施设备采购项目.doc
- 绍兴县2010年度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doc
- 设备1、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1套.doc
- 申请项目内容.doc
- 生命科学学院2013学年第一学期(夏季学期)第二学期(秋.ppt
- 省镇中2005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