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一轮复习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练习.docVIP

2015年高三一轮复习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三一轮复习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练习

专题十 滚动检测试题(教师备用)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考点 题号 专题七、八、九 1、2、3、4、5、6、7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8、9、10、11、12 两次工业革命 13、14、15、16、17、18、19、20 综合 21、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金丽衢联考)两宋时期,设有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市舶司”的港口,如下表所示。 北宋设置 杭州、明州(宁波)、广州、泉州、密州 南宋设置 温州、秀州(嘉兴)、江阴 材料反映出两宋时期(  ) A.政府放弃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B.鄙视歧视商人的现象开始转变 C.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D.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D 重农抑商政策自商鞅变法实施以来,成为历代王朝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故A错误;B说法与管理对外贸易机构无关联性,也可排除;C现象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与“两宋时期”不符。两宋时期管理对外贸易机构设置的港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可判断D说法正确。 2.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 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解析:D 从材料可以看出从唐到宋,工商业者入仕由禁止到逐渐放宽,说明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3.(2014成都诊断)文学作品虽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必须准确适度。如图所示资料卡片里的内容(  ) ①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官员纷纷弃官经商的信息 ②证明了明清时西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某些乡宦价值取向的变动 ④可用于研究当时四川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四川新都县杨姓乡宦种植经济作物,从事商业性生产,表明当时某些乡宦对商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③④正确。①②材料信息反映不出。 4.(2013深圳一模)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注意题干材料时间信息“19世纪30年代”,是在鸦片战争之前,而A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已近尾声,采用机器生产,中国仍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对雇佣关系的描述,排除D项;由中国江南“紫花布”风靡英国,可知C项符合题意。 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解析:D A、B、C三项都是洋务派创建洋务企业的主观意图,是“有心”;而洋务运动客观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培养了自己的对立阶级,属于“无心”。 6.(2014资阳月考)1912年5月,袁世凯下达通令说,“近来乃习尚奢华,贪多斗靡……尚朴素者,多为人嗤”;接着“劝告国民,继自今衣食、日用、冠婚、丧祭诸费,必不可少者,极力从俭;其可少者,一概省之,务期多惜一分物力,即多延一分生命。”下列对该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较为富裕 ②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 ③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的影响 ④政府对民众消费进行强力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的能力。材料体现了习尚奢华,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对国人有一定影响;但并未说明普通民众生活已经较为富裕,政府劝告国民节俭,但并未进行强力干预。 7.(2014丽水模拟)下表出自1935年1月《交通杂志》,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运输方法 运费(分/ 吨·千米) 运输方法 运费(分/ 吨·千米) 肩 挑 34.0 轻便铁路 2.4 公路汽车 30.0 铁 路 2.0 独轮车 19.2 内河民船 1.2 驴 车 18.0 这一对比研究主要用来说明(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 D.近代交通的发展不平衡 解析:C 对比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费可知,铁路运输费用最低,这是近代以来铁路事业发展的成果之一。A、D两项材料无体现。B项符合材料信息,但不是材料最突出反映的。 8.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