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考试范围]历史历年考试范围的变动与2011年命题趋势.docVIP

[历年考试范围]历史历年考试范围的变动与2011年命题趋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命题总结 (1)2010年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与中考考试说明基本一致。(2)但对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考查比例较小,特别是世界近代史。 注意:(1)今年可能要加强对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考查。(2)今年问答题的数量应与2010年一致为4题。(3)问答题的题型应以跨地域、跨时代综合试题为主。如2010年第16题(中国古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第19题(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综合)。(4)类似10年第18题的合作探究题可能继续存在。 18.(8分)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合作共赢”主题的探究任务。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 (1)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请写出中国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两次战役。(2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猖狂进攻,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个重要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个文件的名称是什么?(1分) 【化友为敌,美苏对峙】 (3)二战结束后,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冷战”政策的推行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1分) 【感悟历史,获取真谛】 (4)当今世界,国家之间应该在哪些问题上加强合作?(2分)请你谈谈对“合作共赢”的认识。(1分) 考试范围的变动与2011年命题趋势 (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禅让的传说和大禹治水的传说。 尧舜“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是早期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形成前的政治状态。 近几年中考都没涉及,今年命题的几率也很小。 考点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分封制。(2)商鞅变法(09已考)。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政治形态和由分裂向封建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渡时期(社会转型)的政治状况。 注意:内容(1)出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 考点3:(1)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能;郡县制度;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2)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内涵、背景、目的、影响。(3)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经济措施。 内容(1)和(3)可能出选择题。(2)为儒家思想的发展中重要转折点,要特别注意。 考点4: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贞观之治”(2)科举制的创立与发展 09年已考过,今年不是热点。 考点5: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1)“交子”。(2)东京和临安城市商业的繁荣;“瓦子”。(3)经济重心的南移(新增)   注意新增内容,可能考选择题。 考点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明朝废除丞相和内阁的设置。(2)郑和下西洋和华侨对南洋的开发。(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4)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5)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6)驻藏大臣的设置。(7)清朝前期的疆域。(8)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1)10年已考过。(2)(4)(5)(6)(7)为新增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可与后面的一国两制照应,并可互相比较,前者是从殖民者手中收复,清朝用武力统一;后者中国则进入前所未有民族崛起时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用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即可解决祖国统一大业。此处不出大题也会出选择题。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比较很有可能出大题。会不会联系闭关锁国作为对比?? 考点7:中国古代文化 (1)汉字的演变。(2)孔子。(3))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4)中国古代建筑奇观(赵州桥、大运河、明长城、故宫)。 (3)10年已考。(4)为新增内容,出选择题可能很大。最重要的是孔子。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儒家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才显得扎实有力。 命题角度(1)儒家思想的演变。(2)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仁)。(3)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象征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原因(孔子的文化贡献)。(4)孔子的平民教育思想。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钱穆《国史大纲》 11年江苏小高考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 (二)中国近代史部分 考点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甲午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