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体式孝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2
PAGE 1
PAGE 1
主题式孝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
结题报告
老僧堂乡中心小学子课题研究小组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内容,亦是中国传统美德中育人的核心内容。孝道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着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言与行,“孝道”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文化标志和终极关怀。通过在校园开展《主体式孝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使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并通过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和健全的人格。教会学生先懂事再学习,让学生懂得敬畏、感恩和善待。所以,我们通过孝道教育一系列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孝心孝行,逐渐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现将课题研究活动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社会上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行为失范、道德失衡现象,青少年首当其冲,思想迷惘,道德意识淡薄,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家庭和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也一度出现了重智轻德现象。 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今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敬父母、虐待老人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上仍然屡见不鲜。建设弘扬孝道文化,不能忘记传统美德,如何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观念真正入脑入心?如何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础工作,让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尊长敬老观念,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老习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嘉祥县是宗圣曾子的故里。曾参以孝为一切道德的根本与总和,以孝统帅一切伦理道德。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了“孝”字。说明至少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就已有了孝的观念。这种观念首先直接来源于血缘亲情。这是人类一种最基本的自然感情。对于父母的生育培养,作为子女后代,自然要生出一种还报之心,孝敬之情,即人类学家通常所说的“反哺”现象。所以《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与生俱来的孝道浸透了人生的全过程。或者说,人的一生行为都是恪守躬行并实现着至高至善的孝道。因此,孝为一切德行之本,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可抛弃德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中国独生子女多,从小娇生惯养,不尊敬不孝顺父母、顶撞、对抗甚至虐待老人的现象在社会上仍然屡见不鲜。建设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传统美德,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的观念真正入脑入心,如何让孝敬父母、尊长敬老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把孝敬父母、尊长敬老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基础工作,让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尊长敬老观念,养成孝敬父母,尊长敬老习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 根据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县域整体推进孝德教育暨曾子孝德思想进校园研究”课题组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县作为“宗圣曾子故里”的人文设施以及文化积淀,响应我县发扬曾子孝道的倡议,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立了“主体式孝德教育实施模式”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孝”,是一切德行之根本,是中国人最基础的道德,为中华文化所特有。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体品德的根源。“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国,不进行“孝”道建设,其它道德建设就会失去根基。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但它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我们要认真反省近百年来国人对于孝道的偏见与成见,结合时代特点,用与时俱进的观点,积极推行新孝道教育。
在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家庭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当今的中国特别是农村,因为不孝导致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与社会问题日益尖锐。以孝为中心的中华美德,是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家的社会存在与功能不可低估。以血缘和亲情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是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再过15年,一个独生子女支撑的国家与老年人社会,便会展现在世人面前。三至四亿老年人大国,对以养老、敬老为中心的孝道教育与建设,将日益重要和迫切。这一代独生子女能有孝心吗?怎样培育他们的孝心?这需要学校承担起承接中华孝道美德,与家庭、社区互动共建孝道,进而共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从这个成面上讲,我校实施孝道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成功,都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实验研究开始,为了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减少行动上的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时效性,我们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努力夯实实验研究教师的理论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