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类含能材料的分析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氮含能材料简述 姓名:罗春平 学号:113103000299 摘要: 含氮含能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含能材料已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四嚓、四哇和吠咱等高氮含能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N-N,C- N, N =N和C=N键,因而具有很高的生成焓,这是其化学潜能的主要来源川[1]。四臻 、四哩 和吠咱等高氮化合物由于氮、氧原子的电负性较高,这些氮杂芳环体系一般都能形成类苯结构的大π键,具有钝感、热稳定的性质。实验证明,多数高氮化合物对静电、摩擦和撞击钝感[2]。高氮化合物的高氮、低碳氢含量使其更容易达到氧平衡,也使其密度较高。综上所述,四嗓、四哇和吠咱等高氮化合物具备作为新型含能材料使用的潜力[3]。 关键词:含氮材料、含能材料、高氮化合物、生成焓、炸药 引言: 含能材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20 世纪初,以TNT 为代表材料的广泛应用;20 世纪30 年代,以追求高能量为主的材料,如RDX、HMX 的应用;20 世纪60 年代,以追求安全性能为主的材料,如钝感炸药TATB 的应用;20 世纪80 年代至今,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寻找新型高能钝(低)感炸药的新阶段炸药的能量和安全性能是对立的,为了满足能量和安全性的双重要求,高氮化合物以其优异的理化性能进入了化学家们的研究视线[4]。 高氮含能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含能材料,它具有高正生成热、高热稳定性的特点。作为新型的含能材料,高氮含能化合物主要应用于高能钝感炸药、小型推进系统固体燃料、无烟烟火剂、气体发生剂、无焰低温灭火剂。Los AIamos 国家实验室的Hiskey 研究小组[]Ludwig-MaximiIian 大学的KIapitke 研究小组,国内南京理工大学肖鹤鸣等[][]N:含量升高,H:O和CO:含量降低,降低了出口气体产物的特征信号;将其与常见炸药制备成混合炸药,可明显降低高能炸药黑索金(RDX)等的感度或提高钝感炸药三氨基三硝基苯(TATB)等的能量。目前,四嗪类高氮含能材料研究主要集中在3,6.对(5.氨基四唑)一l,2,4,5.四嗪(BTATz)‘26屯71、3,3’.偶氮(6.氨基。1,2,4,5一四嗪)(DAAT)及氧化物DAATO。3,6.二氨基.1,2,4,5.四嗪一1,4一二氧化物(LAX—112)、3,6.二胍基.1,2,4,5一四嗪(DGTz)和3,6.二硝基胍.1,2,4,5一四嗪(DNGTz)‘32q31等对称均四嗪类化合物及其盐、氧化物的合成和性能上[7]。 但目前所报道的四嗪类含能化合物普遍存在着2个较大的问题:一是密度不高,一般都低于1.90g/cm3,与HMX、TATB等炸药密度相差较大;二是含氧量太小,无法与传统的含硝基基团的炸药相比。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设计和合成出密度和氧平衡都较好的四嗪类高能量密度物质。 1.1.1 四嗪环 四嗪环中氮质量分数为68.3%,结构上符合Hiickel规则,具有芳香性。其结构相当于苯环中的4个次甲基(一CH=)被4个叔胺基(一N=)取代而成的杂环化合物,叔胺基的引人使环的芳香性和碱性都增加。由于环上的丌电子云向氮转移,碳原子的盯电子云密度降低,加之诱导效应,进一步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因此,四嗪环很难发生亲电取代反应,而较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8]。1,2,3,4一四嗪化合物目前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作过少量报道,且主要是有关苯并1,2,3,4一四嗪氧化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1,2,4,5。四嗪也即均四嗪(S-tetrazine),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多的一种高氮化合物。 2002年,江银枝等人[9]研究了氰基与肼的成环反应,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均四嗪类化合物。2003年,Jadwiga等人[10]也发表了类似的报道,共合成出了55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均四嗪类化合物。德国的Kertht251和美国Los Alamos实验室的Hiskey等人[112]BT;国内的陶永杰等人也公开发表了有关BT合成的论文,徐松林等人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BT的百克级合成放大研究 1.1.2 四嗪类稠环化合物 1998年,David等人[13]以BT为起始物,经肼基取代、成环和氨基化等反应分别得到了3种1,2,4,5.四嗪并三唑的衍生物l,2,4一三唑[4,3-b]并l,2,4,5一四嗪(TTZ)、6.氨基一1,2,4一三唑[4,3_b]并1,2,4,5一四嗪(ATZ)币N 3,6一二氨基一1,2,4.三唑[4,3-b]并1,2,4,5一四嗪(AATZ);TTZ熔点210cc,ATZ熔点217~218 c|C,AATZ熔点332~333℃。2003年,美国的William等人[14]报道了三嗪三唑并1,2,3,5一四嗪含能衍生物的合成,主要用作烟火药中的着色剂。 1.2 叠氮类高氮化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