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必修4第2单元第5课 把握思维奥妙(共54张PPT)
识别的关键词意识具有能动性,要求我们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 强调意识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在……路线、政策的指引下,取得成功或失败 强调贯彻……科学理论或……重要思想 弘扬……精神,如爱国主义精神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理论、思想、精神的指导下 实施……战略、计划、方案 坚持……方针 命题点二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2013·高考山东卷)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派生的,故A错;C错,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材料中病人心理状态的积极变化使其活下来,调节的是心理和自身生理健康,而不是在改造客观世界,故D不合题意,B正确且切题。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对点训练】 2.(2014·高考浙江卷·节选)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对点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解答时要审读材料,写出对应的哲学道理。美食的创造中“就地取材”“精制而成”,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整个美食创造过程精心烹制体现了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就地取材”“应时而作”的过程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对点训练】 答案: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对点训练】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分析应用 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时,往往提供一些漫画、科学发现或发明的事例等,考查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应用;或者以材料体现什么哲理、蕴含什么启示等形式考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或“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也就是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时,经常会用“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或者“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等方式来考查,涉及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等题型。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提升】 分析应用方法: (1)分析材料,只要涉及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或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事例,如“人造树叶”、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等,就可以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相关知识来答题。 (2)做非选择题时要规范运用原理回答:要求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回答某问题时要从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方面回答;要求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回答某问题时要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两个方面回答;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时单独作为一个知识点应用。分析、回答问题时要遵循“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思路。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提升】 (3)要澄清认识: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意识反作用的体现,也是意识能动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②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必须通过实践;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4)要区分以下几种易错观点: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②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③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④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⑤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5课(一双手){共42张PPT}.ppt
- 2016届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3课(囚绿记){共65张PPT}.ppt
- 2016届语文考试作文评讲{详细}.pptx
- 2016届语言运用之选用{定稿教师版}.doc
- 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七模拟}{解析版}.doc
- 2016届辽宁省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高三联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doc
-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双基检测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语文人教版第一轮高考总复习课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 2016届重庆市中考语文课件:第2部分 古诗文积累和阅读 文言文阅读 第19篇《送东阳马生序》.ppt
- 2016届陕西省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四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赤壁赋复习{罗}.ppt
- 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全国大联考历史试卷{江苏卷}.doc
- 2016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专题六《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6-4(共29张PPT).ppt
- 2016届高三历史(通史版)大一轮复习课件_模块二专题五第11课时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ppt
-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和总结):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与平 第2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与平.doc
-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及方程式配平(e有答案).doc
-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高效整合1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与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ppt
- 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_: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教版选修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