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4.2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docVIP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4.2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4.2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

专题十四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14.26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 【高考真题】 1.(2016·全国卷Ⅱ·T24)如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析】选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三体石经》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这正是楷书之前中国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所以B正确;A由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判断,如果是要统一文字就应只有一种字体;C材料无法说明,且三国时期流行的字体应是隶书,但《三体石经》是三种字体并存;D的说法有误,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已统一文字,而且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就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了。 2.(2016·全国卷Ⅲ·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错误。 3.(2016·全国卷Ⅲ·T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解析】选C。A、B表述过于绝对,不正确;朝代更替与艺术评判标准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D不正确;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南朝战乱时期形成的书法的艺术风格与盛唐的时代特色不相符,再加上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故C符合题意。 4.(2016·海南单科·T2)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  )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解析】选B。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为小篆,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也巩固了统一。这充分体现出文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政治的体现,服务于政治。因此只有小篆这一字体体现了政治上的强制力,本题答案为B;隶书、楷书和行书都是在文字的流传使用中演变而成的,与政治无关,故A、C、D错误。 5.(2016·江苏单科·T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 A.描绘上是一致的形式上是一致的 风格上是一致的主题上是一致的 6.(2016·北京文综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7.(2013·全国卷Ⅱ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8.(2013·全国卷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脸谱颜色 性格特点 代表人物 红色 忠、勇、义、烈 关羽、姜维、常遇春 黑色 刚烈、正直 或粗鲁豪爽 包拯、张飞、李逵 黄色 凶狠残暴 宇文成都、典韦 蓝色 性格刚直、 桀骜不驯 窦尔敦、马武 白色 奸诈多疑 曹操、赵高 9.(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