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新阳光高中一轮复习生活和哲学第三课
恩格斯指出:“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 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的解放事业 (2015河南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是指导我们有效改造世界的终极真理 ③能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④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到了19世纪中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客观条件具备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考考点 考点一:哲学与时代精神 考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考点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点分级 考点展示 考情分析 高频 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该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均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复习备考中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自己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热门 考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以现实生活中科学发展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能力。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历史上的伟大变革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正确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社会变革的先导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 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批判功能 引导与塑造功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材料:我国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天下纷扰,是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开放和不可思议的时代,特别是对于学术的发展和思想的传播而言,确实是一个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思考: 为什么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 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 “逍遥”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 孙子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孙膑 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的瓦解、铁器、农具的 使用和推广 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阶级矛盾尖锐 阶级斗争十分激烈,各个阶级或阶层都要起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因而都对社会变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哲学思想纷呈,百家争鸣。 生产力提高 要求政治改革 (经济) (政治) 思 想 (文化) 1、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决 定 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分析一改善民生,推进共享发展.doc
-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5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 14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ppt
- 2017年高考热点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及复合场中运动.docx
-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模拟题:专题10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doc
-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特训:11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doc
- 2017年高考英语3500词{含具体用法}.doc
- 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特训:43胚胎工建.doc
- 2017年高考词汇一3500.doc
- 2017年高考考前最详尽指导.ppt
- 2017年高考英语3500词汇详细解析{很实用}.doc
- 2017春七年级数学下册6概率初步2频率稳定性第1课时课件.ppt
- 2017春七年级生物下册第6章第3节神经调节基本方式课件.ppt
- 2017春九年级数学下册26.4综合与实践概率在遗传学上应用课件2.ppt
- 2017春二下第24课《快乐节日》ppt课件.ppt
- 2017新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26课《唐代社会风尚与文化》课件.ppt
- 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26张ppt}.ppt
- 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共21张PPT).ppt
- 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课件(26张ppt).ppt
- 2017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课件 (共21张PPT).ppt
- 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他得红圈圈最多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