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工作量工期参考
关于项目工作量与工期定额的计算
在项目开发初期如何确定每个开发阶段的工作量和工期,是项目经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软件开发模式为用纯瀑布式开发,s可以参考以下规则:
某开发阶段工作量 = 总工作量 * 此开发阶段的【工作量比例系数】
某开发阶段工期 = 总工期 * 此开发阶段的【工期比例系数】
建议的各比例系数见下表:
开发阶段的工作量比例系数
需求 设计 开发 测试 实施 11.44% 13.54% 45.45% 21.94% 7.63% 开发阶段的工期比例系数
需求 设计 开发 测试 实施 17.89% 13.22% 26.06% 27.56% 15.27%
总工作量的确定可以采用软件工程定额标准,其中ILF、EIF、规模变更因子、功能点耗时率、软件因素调整因子的定义与解释请参考附录A1-A5。
(1)计算功能点规模:
计数规模 =Σ((10* ILF + 7 * EIF +4 * EI + 5* EO + 4 * EQ) *【需求吻合度】)
单位:功能点
用户单位只需要考虑内部数据和外部接口两种计数元素。此处的35 和15 是这种情况下ILF 和EIF 所对应的功能点分值。
(2)计算变更规模
变更规模 = 计数规模 *【规模变更因子】(此处采用投标规模变更因子)
单位:功能点
(3)计算未调整的工作量
未调整的工作量= 变更规模 * 【功能点耗时率】 / (8 * 21.5)
单位:人月
(4)计数总工作量
总工作量 = 未调整的工作量 * 【软件因素调整因子】 * 【开发因素调整因子】
单位:人月
(5)计数总工期
总工期=a*总工作量b =1.277*总工作量0.404
单位:月
附录:
A.1 功能点简介
a)功能点(Function Point,FP)
功能点是基于软件外部功能(输入、输出、接口、报告)对软件规模的度量。
b)功能点估算
功能点估算是一种基于软件功能计数来评估软件规模的估算方法,其中也考虑到了性能、安全、质量等因素带来的规模调整,但不考虑软件开发商的企业背景/经验/所用技术等非产品因素。
功能点估算的优点是:用户单位和软件开发商都可以理解;在项目早期利用有限的功能描述即可进行估算。
功能点计数元素包括以下5 个:
a)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ILF,以下简称内部数据)软件内部需要维护(如增删改查)的数据。
b)外部接口文件(External Interface File,EIF,以下简称外部接口)在其它系统中维护但本软件需要调用的数据。
c)外部输入(External Input,EI)
向软件输入数据或发送指令。
D)外部输出(External Output,EO)
软件向使用者或其它系统输出的数据或发送的指令。
e)外部查询(External Query,EQ)
EQ 指使用软件进行的简单查询。
A.2 规模变更因子
预算规模变更因子 = 2.0
招标规模变更因子 = 1.5
投标规模变更因子 = 1.26
A.3 功能点耗时率
功能点下限耗时率 = 9.1 小时/功能点
功能点标准耗时率 = 13.4 小时/功能点
功能点上限耗时率 = 24.8 小时/功能点
A.4 软件因素调整因子
软件因素调整因子 = 【规模调整因子】 * 【应用领域调整因子】* 【质量及特性调整因子】
·规模调整因子
规模调整因子 = 0.108 * Ln(功能点规模)+ 0.2229。利用规模调整因子,可以区别对待不同规模项目的生产率。
·应用领域调整因子
应用类型 调整因子 范围 业务处理用 1.0 OA、公文流转,人事、会计、工资、销售等经营管理及业务处理用软件 科技用 1.2 科学计算、模拟、空白表格程序,统计,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 多媒体用 1.3 图表,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和娱乐用等 智能信息用 1.7 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 系统用 1.7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DBMS,人与机器的接口,窗口系统,CASE,实用程序等 通信控制用 1.9 通信协议,仿真,交换机软件,GPS 等 流程控制用 2.0 生产管理,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IM(计算机集成制
造),仪器控制,机器人控制,实时控制,内置性软件等 指挥管制用 2.2 军队,警察等需要管制军备和人力的软件
·质量及特性调整因子
质量及特性调整因子 =(分布式处理因子 + 性能因子 + 可靠性因子 + 多重站点因子)* 0.025
调整因子 判断标准 影响度 分布式处理
此应用能够在各组成要素之间传输数据 没有明示对分散处理的需求事项 0 通过网络进行客户端/服务器及网络基础应用分布处理和数据传输 1
文档评论(0)